李斌在近日接受了中國交通廣播《996汽車show》節目的專訪,并且在節目中說:電動汽車一味的做續航其實沒有太大技術含量。想要評價這個觀點之前,我們還是需要全面了解李斌發表這個觀點的一些依據。其實李斌所認為的提高續航沒有技術含量指的是:
1. 通過盡可能的把車做輕一點(內飾,減配,車身結構完整性等);
2. 通過簡單的堆電池等。
在隨后的微博中,李斌也做了進一步的解釋:續航里程不應該是唯一標準;智能化配置和先進性同樣重要;加電便利性同樣可以有助于解決續航里程的焦慮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完全認同李斌的說法的。李斌發表這個觀點其實也指出了目前很多新能源主機廠為了提高車型續航里程,而犧牲了整車安全性和配置的完整性,還是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一款純電動車型,在確保安全性的條件下,如果通過提高三電效率、合理的車身輕量化、優化風阻系數等實現,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當然,動力電池側的話,則需要在確保動力電池使用壽命和安全穩定的前提下還能夠盡可能的提高能量密度,挑戰也是很大的。
同時,解決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不能單看車型續航里程的長短,還需要看補電是否便利:
1. 是否具備家用充電樁的安裝條件;
2. 周邊公共充電站是否便利,快充樁的比例是否夠高;
3. 所購買車型是否有加電和換電服務(類似蔚來);
4. 所購買車型最大可支持的充電功率。
如果補電比加油還方便的話,即使續航里程只有300公里,也基本可以解決日常代步出行的用車需求的。同理,如果補電非常不方便,即使充一次電可以開六七百公里,也未必見得就一定就不存在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了。
李斌所發表的這個言論還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我們也不能斷章取義。現階段,新能源車型在提高續航里程的同時,一定不能觸碰整車安全性的底線。同時大家在選購新能源車型時,也要綜合評估補電的便利性問題。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歡迎留言交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情報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18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