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Engadget
前兩天,美國最大的科技媒體之一 Engadget 評測了起亞最新款純電汽車 Niro,并且給出了一個相當高的分數——92 分,滿分 100 分。
我們幾乎是第一時間想到:Model 3 難道是 101 分?
然而現實狠狠給了我們一耳光:在 2018 年 3 月 1 日,Engadget 對Model 3 的測評當中,他們給出的分數是——一個很無情的75 分。也就是說,起亞 Niro 是全球頂尖的電動汽車尖子生,而差生 Model 3 同學要向 Niro 好好學習。
Model 3:速度與懊惱
一臉懵逼的我們,今天決定好好談談這件事。
「可靠得不像實力派」
這個是Engadget對Niro大寫加粗的標題評價(Relentlessly Sensible)。哪怕是正文的字里行間,Engadget 也毫不吝嗇于對 Niro 給予好評。
總的來說,起亞 Niro 是一輛優秀的電動跨界車,比同級別的汽油車型好得多。即使不是最好的,Niro 對于普通電動汽車消費者來說也是負擔得起的最優選之一。乘坐舒適、駕駛愉悅、空間寬闊、還有恰到好處的輔助駕駛。雖然沒有現代 Kona 或是 Model 3 那樣的奇幻設計,但 Niro 幾乎擁有普通消費者對于汽車所有的向往,而且它還是純電動的。 Engadget
圖片來源:Engadget
既然提到了,那就順便再說一說與 Niro 同根同源的現代Kona,Engadget 給 Kona 的分數同樣爆棚——91分。翻譯一下 Engadget 對 Kona 的評價,大概是這樣的:
Kona 純電版是現代的一大成就。現代將一款優秀的汽油跨界車型成功轉變為純電車型。它擁有這個價位里最高的續航里程,還擁有不少越級的配置。Kona 不僅擁有充足的駕駛樂趣,還通過可玩性強的車載娛樂系統,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它的剎車和前風擋是有一些小瑕疵,但即使你不一定需要一輛電動汽車,經過測試之后,我們還是強烈推薦這款現代 Kona。買了它之后,你可能很久都不會再買下一輛車了。 Engadget
圖片來源:Engadget
我們再來看看一年前 Engadget 對特斯拉 Model 3 的評價:
坐在 Model 3 駕駛座上的我笑得很開心,但我同時也很生氣。因為在 Model 3 上一些很繁瑣的,需要很多指指點點才能達到的操作,我明明可以在別的車上很容易地完成。如果這車本身是一輛垃圾,那就很好說了:直接說 XX 品牌造了一輛爛車,那就結了。但這不是一輛爛車,這是一輛被神奇的操作邏輯耽誤了的偉大汽車。希望特斯拉交付到消費者手上的時候,車機系統能夠足夠優秀,因為現在看來,還真不好說。
Engadget
這三段話其實引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但我們等下再討論,現在先說說這三個分數的問題。
首先,給 15 個月之前的 Model 3 打 75 分沒有任何問題。
當時的 Model 3 存在著一個很根本性的缺陷——交不出車。在產能地獄里面掙扎的馬斯克當時尚無法證明 Model 3 是一個可以被輕易大量復制的汽車神話,而且 Autopilot 激進的策略并不匹配當時性能相對孱弱的硬件。
關于那個時候的馬斯克經歷了什么,可以在公眾號后臺回復「反對」查看。
但是在 2019 年給 Kona 和 Niro 打 90+的分數,我們覺得不應該。
Engadget 對 Kona 的評測是在 3 月 1 號發表的,那個時候的 Kona 的確是 3.5-4 萬美元價位上,續航最長的電動車(售價 37495 美元,EPA 續航 415 公里),事實上哪怕現在,Kona 依然是這個價位上續航最高的純電汽車。
但是單純比較「電池續航」是不夠的。
Kona 和 Niro 最大均只支持 77KW 的 DC 快充,而 Model 3 已經支持 250KW的 V3 超級快充,即使是在 V2 充電樁上面,Model 3 也能達到 150KW的充電速度。也就是說,Model 3 標準續航增強版用最大 29 公里的續航差距,換來了最小 1.95 倍,最大 3.25 倍的充電速度差距。
電動星球注:有關 V3 的解析,可以在公眾號后臺回復 V3 查看。
另外,Kona 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是7.6 秒,Niro 是 7.8 秒,按照 Engadget 的說法,如果它倆是「駕駛愉悅」,那么百公里加速 5.6 秒的 Model 3 標準續航增強版就應該是「駕駛高潮」了吧。
至于 Engadget 形容的「可玩性高的車載娛樂系統」,我們也不多說了,放一組內飾對比圖吧。
圖片來源:Engadget,從上到下是 Kona/Niro/Model 3
最后再補充一個細節,Engadget 對一個產品的評測,除了會給出自己的分數,還會再給一個「Critics」,也就是除了 Engadget 以外的主流科技、汽車網站(比如 Autoblog/Edmunds/Wired 等)的平均分。
如果只看 Critics,Model 3 是 8.2 分,現代Kona 7.8 分,起亞 Niro 8.3 分(10 分滿分)。
汽車評測的「應試教育」時代已經過去了
這個標題,就是我們上文埋下的伏筆。
舉個顯而易見的例子:一年前的 Model 3 和一年后的 Model 3,基本上是兩輛車。不僅交付速度天差地別,從 Autopilot 的軟件迭代,到 OTA 大幅度提升剎車性能和小幅度提升加速性能,Model 3 一直在全方位地進化著。
但評測沒有跟進。
甚至于,我們在主流國際科技/汽車網站上面,沒有找到足夠多的,專門評測 Autopilot V9,或者是 Navigate on Autopilot 的文章——對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消費者報告》倒是給了個大大的差評——更多的特斯拉進化體驗報告,反而來自于 Youtube 創作者。
「特斯拉更新的 Navigate on Autopilot 需要司機格外小心」
有關《消費者報告》的差評以及后續,可以在公眾號回復「不相信」查看。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不可以因為一輛汽車具有成長性,而忽視它在某個階段的競爭力不足。如果現在在同價位上出現了一輛產品力比Model 3卓越的競品,哪怕馬斯克說「今年年底我們就要全自動駕駛啦」,產品對比的時效性也是需要堅守的。
所以我們才會得出「應試教育已經過去了」的結論。
在 OTA 越來越重要,甚至已經到了「無 OTA 不智能」的 9012 年,評測一款智能汽車絕對不應該是一次性的,而是應該沿著產品線的重要時間節點,比如輔助駕駛的迭代、重要硬件的升級、車機系統的演化,真實地記錄汽車時代的軌跡。
說到記錄,我就想到了這周晚些時候,我和蟹老板將會趕赴上海,與蔚來碳粉群群主一起「折磨」一輛蔚來 ES6,以盡可能高占比的高速工況,記錄這款被許多人寄予厚望的蔚來新車型。電動星球上的朋友們,記得置頂我們哦。
至于薛定諤的 Engadget 評分,我們用一句話總結一下吧:
分數是一桿秤,量出產品力的高低,也量出標準的新舊。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190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