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街小巷上所有的汽車,幾乎都配備了安全氣囊,就是為了在危急時刻可以保護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但是即使是配備有安全氣囊,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證乘客的安全。
不同的車型也配備了不同的安全氣囊,最普通的是前方一個的單氣囊,再之后還有雙氣囊、四氣囊等不同的配置標準。
但是傳統的安全氣囊設計有一個無法克服的缺陷,即使有些汽車配備了側氣囊,但是側面撞擊不像是前后撞擊有一段距離緩沖,高速的撞擊會更直接的傳遞到車內人員上,很容易對車內人員造成傷害。
技術進步
去年年底德國零部件制造商ZF公布了他們新研發的技術—外部側安全氣囊,在汽車的兩側外部部署的安全氣囊,當撞擊來臨時給車內人員更多的保護。
而在本周,該公司公布了演示視頻,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試驗車輛遭到不同角度撞擊的時候,從汽車底盤上迅速彈出的側安全氣囊讓試驗車輛從撞擊中獲得了較好的防護。
這項技術和傳統安全氣囊技術不同之處在于,ZF的工程師克服了兩個傳統安全氣囊的很大的問題,時間和可靠性。
傳統的安全氣囊需要近乎于一秒的時間來打開,對于前后的撞擊它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應,但是作為薄弱的側面,這個時間可能就無法較好的對車內人員進行防護。
還有安全氣囊的可靠性,你不希望它在關鍵時刻無法打開,也不希望它在隨便的一次小剮蹭中就猛地一下打開。
ZF的工程師開發了一個系統,該系統使用基于汽車的相機、雷達和激光雷達,并互相結合確定何時部署安全氣囊的軟件。
通過這些配件的互相合作,一次安全氣囊的釋放只需要150毫秒,大概相當于人一次眨眼的時間,及時的給車內人員的側面安全進行防護。
而安全氣囊的容量在280至400升,是普通駕駛室安全氣囊的5-8倍,具體大小會根據實際車型而變化,會在車門區域展開形成額外的緩沖。
技術意義
側面撞擊是汽車事故中事故率最高的車禍類型,ZF聲稱它的外部安全氣囊可以幫助汽車乘客拯救生命和減少受傷的程度高達40%。
而且ZF創新性的運用汽車的相機、雷達和激光雷達來確認何時該部署汽車氣囊,及保證了汽車車內人員的安全,更是為駕駛者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安全氣囊作為一次性用品,一旦打開之后更換需要大量的費用。
很多的車主在安全氣囊使用或者誤開之后選擇修復而不是更換氣囊,這雖然為他們節省了大量的費用,但是修復的安全氣囊的安全性是無法保證的。
目前ZF公司尚未公布何時將會把外部側安全氣囊商業化,但是看到演示視頻中的良好演示效果之后,應該會有很多的譯安全為中心的汽車制造商會來了解這項技術。
智電點評
作為駕駛者和乘客來說,外部側安全氣囊很顯著的提升了乘車安全性。我們很希望看到這種新技術出現,為我們提供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從視頻中看來,ZF的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希望盡快能夠在現實車型中看到這項技術。
本文作者為Trevor Mogg,內容來源為digtaltrends.com,由智電汽車原創編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338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