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有錢就行?!边@句話一度讓不少人認為汽車界又多了一位“野蠻人”,而隨著恒大國能93車型量產下線儀式在天津舉辦,許家印終于將這句話從空中照進現實,使得恒大國能成為市場上可實現量產交付的新能源車車企之一。而許家印甚至提出在3-5年內要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恒大真的飄了么?
先有產品再投資 恒大這次學聰明了
面對這樣宏偉的目標,哪怕是如今造車實力派也不敢輕易說出口,為何恒大敢有如此大的口氣呢?原因之一恒大是不缺錢的主兒,如果以資本運作的手段來迅速擴展而非走技術路線,3-5年內或許真就實現了(技術路線是絕無可能的),恒大也很清楚投資汽車是資本密集性產業。
從投資賈躍亭主導的法拉第未來(FF)項目分道揚鑣后、到收購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再到與超級跑車制造廠科尼賽克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哪怕恒大沒有絲毫汽車技術的儲備,但是每次涉足汽車行業的動作之快令人咋舌,這就是資本運作的魅力。很多人對恒大造車從無到有只用了短短20個月的時間嘖嘖稱奇,但是請注意,在恒大與NEVS合作之前,量產車型就已經由NEVS獨立完成研發。換句話說,這次是先有了產品,才有了后面與恒大的合作,這次恒大聰明很多。
用錢構建起了完整的造車體系
如果將恒大造車歸類為造車新勢力,筆者認為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不同的是恒大資金更加充足,并且在汽車產品各個環節的布局比一般的造車新勢力更快。目前,恒大的投資已經從技術到經銷商,包括獲得日本頂尖的動力電池技術、獲得輪轂電機技術,乃至整車研發制造、零部件等,幾乎覆蓋了整個汽車產業鏈,初步構建起了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但細看背后,這一切都是買來的,在汽車行業各品牌看來,這時的恒大除了有錢,其實對于汽車行業還一無所知。換句話說,雖然目前恒大構建起了完整的造車產業體系,但沒經歷過汽車行業各個環節的實戰、未來自身的“造血”功能強不強都還不一定,因為造房子與造車是完全兩個不同的路子,但恒大就這么干起來了,至于行不行,未來實戰中去檢驗。
“造車,有錢就行” 但不全對
“造車,有錢就行”不全對,能說明資金對于造車的重要性。為了加快恒大在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步,恒大已經先后在廣州、沈陽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僅僅5天時間就花出去了2800億,加上此前一系列的投入,恒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至少高達3000億,足見對新能源汽車的狂熱。有錢是恒大能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快速實現量產車下線的充分條件,把車生產出來只是第一步,但渠道與市場的事也不容易。
例如汽車界的另外一個“野蠻人”——寶能,在觀致汽車幾乎有相對完整的研發設計、產品、渠道、品牌的情況下,入主觀致汽車已經超過一年半時間的寶能還是沒有下好這盤棋,缺少新品推出、渠道不暢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給觀致帶來的實質性改變并不多,至少目前是這樣,這多少看出“門外漢”玩汽車有多難,值得恒大學習一番。
寫在最后
某種程度上,筆者認為恒大造車是幸運的,盡管國能93的性能并不突出,甚至有點撿別人勝利果實的味道,但至少能看出恒大進入汽車界的恒心,乃至用數千億元的投入來表明扎根汽車行業的意愿,盡管汽車市場不太友好,可許家印對左手房子、右手車子的日子還是很期待。車子已經出來了,看恒大接下來怎么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波帆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440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