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榜單,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汽車榜單,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車型霸占銷量前十。不過從2019年開始,自主品牌車型占據銷量排行榜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
合資品牌加速布局插混市場
與自主品牌相比,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推進步伐略顯緩慢。對此,一位主流合資品牌高管此前曾坦言,中方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但受制于外方意見,新能源汽車項目遲遲沒有推進。外方主要擔心中國對新能源的支持政策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再加上此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并不完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遠遠不夠、盈利困難等因素讓外方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有所顧慮。
不過隨著“雙積分”政策(《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合資車企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此前公布的標準,“雙積分”政策從今年開始考核,其中今年的新能源積分占比需要達到10%,2020年新能源積分占比則需達到12%。
為了緩解“雙積分”政策帶來的壓力,主流合資車企從2018年就開始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不斷推出新能源產品。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合資品牌就有20多款新能源車型上市。值得注意的是,筆者注意到合資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多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例如上汽大眾推出帕薩特PHEV和途觀L PHEV,北京現代推出索納塔PHEV、東風悅達起亞則推出起亞K5 PHEV等。在2019年,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推出的新能源車型亦是插混車型,分別是卡羅拉雙擎E+和雷凌雙擎E+。
那么,為什么合資品牌搶先布局的是插混市場,而非炙手可熱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呢?筆者認為主要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PHEV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成本增加相對較少同時節能效果較好;其次,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不僅和純電動汽車一樣可以享受免購置稅、不限行等諸多政策“福利”,同時還能消除消費者的續航里程焦慮,這使得消費者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接受度更高;另外,插混車型補貼額度較低,補貼波動對車型銷售影響較小;最后,合資車企可以快速推出大量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短期內實現油耗和新能源積分雙達標。
合資品牌插混車型銷量如何?
隨著合資品牌不斷布局插混市場,自主品牌插混車型霸榜插混月度銷量排行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年4月,帕薩特PHEV的銷量為3767輛,位列4月插混車型銷量排行第二名,讓筆者震驚不已。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去幾年,每月插混車型銷量排行榜基本上都是被比亞迪和上汽榮威等自主品牌旗下插混車型占據著。帕薩特PHEV的上榜,這意味著合資車企已經開始在插混市場發力,且效果非常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帕薩特PHEV在插混市場的異軍突起并非曇花一現。今年5月,帕薩特PHEV憑借3293輛的銷量成績,登上5月插混車型銷量排行榜冠軍的位置,曾經的冠軍常客唐DM則退居第二。與此同時,途觀L PHEV以及寶馬530Le等合資品牌車型紛紛進入榜單前十。
在今年6月,合資品牌在插混市場表現更加強勢,有6款合資品牌插混車型進入銷量排行前十,其中起亞K5 PHEV、帕薩特PHEV、途觀L PHEV以及寶馬530Le分別占據著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的位置,自主品牌僅有唐DM一款車型進入前五。此外,上汽大眾憑借帕薩特PHEV和途觀L PHEV優異的銷量表現,在當月插混車型市占率達到18%,成功超越比亞迪并位列第一。
之所以合資品牌插混車型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銷量表現,筆者認為主要得益于合資品牌有著良好的口碑以及強大的產品力。另外,合資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多為熱銷的燃油車型的插混版,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寫在最后
隨著合資品牌不斷發力插混市場,在筆者看來,更有利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另外,對于消費者而言,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到來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面對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力,自主品牌還需不斷提升自身實力,以便更好地應對新的挑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657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