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美股盤前,蔚來汽車發布了二季報財報,超預期巨虧33億元,股價聞聲暴跌28%,一度跌破2美元,再創新低!相比上市之初,市值已縮水2/3。
怎么看待蔚來汽車的未來?最近有不少朋友與我探討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是:蔚來汽車沒有變,甚至變得比以前更好了,但資本市場對他的看法變了!
評價蔚來汽車,說起來本人還是有些資格的:其一,我與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是相識多年的朋友,我們都是北大畢業的,他還比我低幾屆。當初他創辦易車網時,我們就開始打交道,創辦蔚來汽車前后,我們也有一些交流;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也畢業于北大,曾擔任過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李峰工作,而我在李峰之前曾擔任過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雖然我們沒有在一起工作過,但緣分不淺,也都是好朋友。創辦蔚來汽車的過程中,我們也時常交流。其二,本人是蔚來汽車ES8創始版的第226號車主,盡管我是代表所在公司定的這輛ES8,但也算是蔚來汽車的“種子”用戶,對其產品與服務有切身的體驗。
客觀地講,一年多來,蔚來汽車從產品到服務的進步還是很大的。平時,這輛ES8我開的不多,我出行主要靠網約車,這輛ES8辦公室有專職司機開,主要是用來接待客戶,我有時也坐一坐,目前,已行駛1萬5千公里。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地找司機來聊了聊,這輛ES8一年多來硬件沒出過什么問題,主要是頭半年軟件偶爾有故障,但通過五次升級,現在已沒有什么問題。服務方面,當初一交車時蔚來就建了一個針對車主個人的專屬服務群,一有訴求,微信上一說,馬上有人回復幫助解決,現在服務比以前更完善、更規范。
仔細閱讀蔚來汽車的二季度財報,也還是有一些亮點:一、研發費用支出13億元,環比上升20.6%,同比上升70%;二、扣除電池召回的額外成本,銷售毛利率為-4%,比上季度-7.2%有大幅提升。
所以從這兩個角度看,資本市場對它的反應過度了!
那資本市場為什么會反應過度呢?這里面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
所謂外部因素,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不如資本市場預料的好。受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今年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5.8%,為多年來少有。初步預計,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與去年持平,一改過去連續多年猛增的勢頭。
所謂內部因素,就是蔚來汽車的業績也不如預期,而這中間,與蔚來汽車自身有很大關系。在這里我也順便說一說。
一、產品強行上市。為搶時間,ES8當時產品還不太成熟就強行上市。發布會上,李斌介紹了一些特別有吸引力的功能和服務,結果未如期實現。牛是“吹”出去了,大家滿懷期待,而且期望值很高,結果拿到車一開,不是那么回事。這些問題經媒體一放大,加上后來續航、自燃方面的負面報道鋪天蓋地,一些交了定金的客戶就退車了。比如,本人就介紹了3位客戶,發布會后都交了定金,結果后來2位退了車。他們退定金的那一刻,蔚來今天的困境我就提前看到了!
二、運營資產過重。為“重新定義用戶體驗”,蔚來通過自建NIOHouse,來自營銷售和服務體系,結果導致投入資產過重,人員過多,運營費用過高。試想,如果當初蔚來只在北、上、廣、深建示范中心,其它地方找百強經銷商集團來合作,“共創蔚來、共享未來”,投資成本、運營成本就會大幅減少。當企業相對弱小時,應盡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知蔚來為什么沒采取這樣的方法?
三、市場過于單一。由于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還不夠成熟,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廠家生產的產品一半以上是賣給B端客戶,特別是網約車平臺,真正C端私人客戶可能還不到一半,而蔚來汽車為了維持品牌的“純潔性”,只攻C端市場,因此喪失了一大塊B端市場。
我想,如果當初在以上三個方面做出改變的話,今天蔚來汽車的銷量應該可以增加至少1倍以上,費用可以減少1/4-1/5,業績報表就會好看得多。
對于蔚來汽車還有沒有未來,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從宏觀方面講,隨著“雙積分”政策的進一步完善,明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又會逐步走好,從微觀上看,蔚來本身也在做一些調整,如通過“優化”人員結構來減員增效、開設只有銷售功能的NIOSpace等來降本增效,等等,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些舉措就會逐步體現到業績上來。
蔚來汽車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也是“扛旗者”。從我內心來講,希望像上一波民營企業造車新勢力中能走出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一批優秀企業一樣,這一波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中間也能涌現出2-3家明星企業來,這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講是一大幸事!如果蔚來倒了,我估計后面這些產品剛上市或沒上市的企業,戲也就不會太大了。
盡管在中國汽車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這種局面有可能發生,但我還是希望這一幕不要出現!
(作者孫勇為資深汽車評論家、“老孫論車”微信公眾號創始人,現任中德諾浩汽車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曾任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中國汽車報副總編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992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