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隨著汽車行業“新四化”的持續推薦,電動汽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續航、充電等問題也成為了困擾不少電動車主們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特斯拉通過對電池技術、工程、設計的持續改進,使得整體續航實現了快速的提升,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北美市場的所有Model S Long Rang Plus車型,續航里程都將達到EPA標準402英里(640公里),使得電動出行更加方便,那么其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增加電池容量:
通過增加電池容量,可直接提升續航里程,特斯拉經過多年探索,已經研發較為穩定的電池技術,在Model S之上,特斯拉通過優化車身底盤設計,可以裝下更大能量的電池組,在電池組內部采用圓柱形電芯,帶來更靈活的布局方式和更強的可拓展性;通過對于電池技術的提升,使得在能量密度方面更進一步。
降低車身重量:
輕量化對于汽車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一點在電動汽車上體現的更加明顯,究其原因車身重量會對續航里程有很大影響,為了降低這方面的影響,Model S采用全鋁車身,顯著降低車身重量,優化車輛內飾重量,采用更具運動感的座椅,當時內飾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通過對包括座椅在內的零部件輕量化,對于整車減重來說至關重要。
優化動力總成:
Model S采用前永磁同步電機、后異步感應電機的布局方式,在提升能源效率的同時,帶來更強悍的的動力輸出;與此同時通過使用電動油泵取代了機械油泵,大幅減少摩擦損耗,同時對前永磁同步電機的齒輪箱進一步優化,在高速行駛時對于續航里程有一定幫助,采用數字牽引力控制系統,輕量化設計結構更緊湊,也能夠起到減少機械阻力、提升效率的作用。
降低空氣阻力:
我們都知道,空氣動力學對于一輛車的燃效表現是非常重要的,這點不僅對于燃油車,對于電動汽車來說也是一樣。對此,除了采用無進氣中網的前臉設計之外,Model S還采用了更流暢的車身線條、對車身底板、車尾擴散器等部分進行優化,加上隱藏式滿把手、低滾阻輪胎以及空氣動力學輪轂蓋,使得整體風阻系數僅有0.23。
軟硬件協同: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特斯拉還同樣比較注重在軟硬件的協同,比如智能電池溫控系統可將電池溫度保持在最佳工作范圍,提升電池的能源利用率;采用高效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可減少物理剎車的使用,更高效回收制動能量,行車過程中也可以實現給車輛“充電”的目的。
當然,對于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的不斷提升當然是好事,但是也需要同時兼顧到駕乘安全性的問題,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早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也希望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未來能夠更加兼顧安全與實用性的需求,為我們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多的方便。
來源:易車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18671
以上內容轉載自易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