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制造可靠的鋰金屬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這種高性能的儲能電芯可以多存儲50%的能量。然而,這種電池易失效,并存在易爆、易燃等安全問題,使其商用受到影響。研究人員為此提出很多原因假設,但直接證據相對較少。
(圖片來源:桑迪亞國家實驗室)
據外媒報道,在完整的鋰金屬紐扣電池內拍攝的首批納米級圖片,對現有主流理論提出挑戰,有助于未來制造高性能電池,讓電動汽車更安全、更強勁,同時續航更長。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電池科學家Katie Harrison領導團隊進行此項研究,以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Harrison表示:“我們發現,應該使用針對鋰金屬進行過調整的隔板材料。”
最近,桑迪亞的研究人員與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合作報告了這些圖像。這項研究得到了桑迪亞實驗室指導研究與發展項目(Sandia’s Laboratory Direc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和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的財政支持。
因內部副產物積聚而殺死電池
研究人員使用電動汽車充電時需要的高密度電流,對鋰紐扣電芯進行反復充放電。一些電芯只進行少量循環,其他電芯則經過上百次循環。接著,將這些電芯送至位于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Hillsboro)的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進行分析。
當研究人員察看電池內部的圖像時,他們本以為會在電池表面發現針狀鋰沉積物。大多數電池研究人員認為,在重復循環后形成的鋰尖狀物(lithium spike)會穿過正負極之間的塑料隔板,從而形成導致短路的橋接。然而,鋰是一種軟金屬,對于其如何穿過隔板,研究人員不甚明了。
令人驚訝的是,該團隊發現了第二個罪魁禍首,那就是電池內部化學反應產生的副產物會形成硬堆積物。每當電池充電時,這些被稱為固體電解質界面膜的副產物就會積聚。它蓋住了鋰,并在隔板中形成了小孔,為金屬沉積物提供了開口,使其得以擴散,最終造成短路。總的來說,鋰沉積物和副產物的危害,比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它們起到的作用更像是掃雪機,而不是針。Harrison表示:“隔板被完全破壞了。”并且,只有在電動汽車技術要求快充電速率時,才會出現這種機制,但在較慢的充電速率下,沒有發現這一點。
桑迪亞的研究人員計劃改變隔板材料。但是,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以減少副產物的產生。
科學家結合激光與低溫學拍攝圖像
找到導致紐扣電池失效的原因很難,問題在于其不銹鋼外殼。因為金屬外殼使外部診斷方法受限,如X射線。對于用于分析的電池部分來說,使用外部方法,可以不必撕裂電池層,并且不會破壞內部可能存在的任何證據。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集成納米技術中心的納米級成像科學家Katie Jungjohann表示:“我們擁有各種工具,可以研究電池的不同組件。然而,我們的確還沒有一種工具,可以用一個圖像解決所有問題。”
Jungjohann及其同事使用了一種顯微鏡,其中的激光可以穿透電池的外殼。顯微鏡與樣品夾持器相連,樣品夾持器用于支撐在零下100°C和零下120°C之間冷凍的電解質。激光器提供足夠的開口,讓窄電子束穿透并反彈到探測器上,從而提供電池內部截面的高分辨率圖像,以及可以區分不同材料的所有可用細節。
實際的演示儀器是其時美國唯一的此類工具,由位于俄勒岡州的賽默飛世爾科學實驗室開發并仍然可用。目前,更新的副本在桑迪亞,并將得到廣泛使用,幫助解決許多材料和故障分析問題。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Elish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5179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