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協作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減少發現真正新材料所需的時間和精力。
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報道,通過這種新工具,研究人員已發現四種新材料,包括一系列可傳導鋰的新固態材料。此類固體電解質可能會用于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材料,從而提高電池安全性并增加汽車續航里程。研究人員還在利用該工具開發其他有用材料。該工具可將人工智能與人類知識結合起來,優先考慮那些最有可能發現新功能材料的未探索化學空間部分。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開發新功能材料過程可能具有較高風險、復雜且歷時較長。因為該過程需要組合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具有無線種可能,且不知道新材料會由哪幾種元素結合而得。而由利物浦大學化學與材料創新工廠系Matt Rosseinsky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所開發的該全新人工智能工具,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該工具可以超大規模檢查已知材料之間的關系,這一點人類無法企及。這些關系可識別和數字排列可能形成新材料的元素組合。之后科學家們使用這些組合來有針對性地指導對大型未知化學空間的探索,從而使實驗研究更加高效。科學家們會根據人工智能提供的不同視角做出最終決定。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Matt Rosseinsky教授表示:“迄今為止,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與現有材料的密切類比來設計新材料,但這種方法生產的材料可能會和已有材料非常相似。因此,我們需要新的工具來減少發現真正新材料所需的時間和精力,例如此項結合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的工具。這種協作方法會實現創造性的進步,因為它不僅具有計算機查看數十萬已知材料之間關系的能力、人類無法實現的規模,還具有人類研究員的專業知識和批判性思維。該工具是眾多協作人工智能方法之一,可在未來使眾多科學家受益。”
如果在設計和制造具有目標功能的材料方面能力不足,則社會解決能源和和可持續性等全球挑戰的能力也會受限,例如更好的太陽能吸收器可以制造出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板,或優質電池材料可以制造更遠距離的電動汽車,再或者通過使用毒性較小或稀有元素替代現有材料。
這些新材料可推動新技術發展,以應對全球挑戰,從而創造社會效益,同時它們也可以帶來新的科學現象和認識。所有現代便攜式電子產品采用的鋰離子電池中的材料還是20世紀80年代開發的,這表明材料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影響巨大,因此確定新材料的加速路線將為未來帶來更多技術可能性。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劉麗婷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5759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