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氫被廣泛視為零碳排放替代燃料。大多數商用氫燃料是從天然氣(一種主要由甲烷組成的氣態化石燃料)中提取的。由于化石燃料儲量有限,而且容易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研究人員嘗試開發替代技術,通過生態友好型工藝來生產氫燃料,如水分解制氫。然而,水分解制氫的效率較低,因為析氧反應速度較慢,需要高達12.3V的熱力學電壓。
(圖片來源:IBS)
為了節省制氫能量,用尿素氧化反應(UOR)代替緩慢的水分解反應,具有廣闊的前景。尿素電解具有良好的熱力學條件,熱力學電壓為0.37V。這樣做還可以緩解尿素污染問題,每年約有 2.2萬億噸富含尿素的廢水被排放到河流中。使用基于鉑和銠等貴金屬的催化劑,可以提高該氧化過程的效率。然而,這類貴金屬催化劑的成本很高,而且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性能表現較差。
最近,與基于納米材料的催化劑相比,單原子催化劑(SAC)表現出卓越的性能。然而,由于表面原子具有遷移傾向,單原子催化劑的金屬負載量較低(< 3 wt%),對規模化應用提出嚴峻挑戰。
據外媒報道,在成均館大學(Sungkyunkwan University)基礎科學研究所(IBS)集成納米結構物理中心副主任LEE Hyoyoung的帶領下,該IBS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策略,以實現金屬單原子位點的超高負載。這是通過在載體材料上引入表面應變來實現的,可以明顯促進尿素氧化,輔助生產氫燃料。
主要研究人員Ashwani Kumar表示:“我們使用液氮淬火法,在氧化鈷(Co3O4)表面產生拉伸應變。超高冷卻速率使淬火樣品的晶格參數因熱膨脹而增大,在氧化物表面產生拉伸應變。與原始Co3O4表面相比,Co3O4的應變表面能使銠單原子(RhSA;6.6wt%體積負載和11.6wt%表面負載)的位點負載穩定在200%以上。我們發現,與原始表面相比,應變表面可以明顯提高RhSA的遷移能壘,抑制其遷移和聚合。”
Lee指出,“我們非常興奮地發現,穩定在應變Co3O4表面的高負載RhSA,在堿性和酸性介質中都表現出優異的UOR活性和穩定性,比商用Pt/C和Rh/C要好得多。在此之前,SAC領域從未報道過這種表面應變策略。”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單原子位點高負載策略不僅局限于銠。通過表面應變策略,可以使其他貴金屬(如鉑、銥和釕等)的超高負載單原子位點得到穩定,從而為這一發現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奠定基礎。
為了使用這種新催化劑進行尿素氧化,該研究團隊評估了所需的催化效率和工作電壓。與可逆氫電極(RHE)相比,這種領先的催化劑(應變Co3O4上的RhSA)僅需1.28V,即可獲得每平方厘米電極10mA的電流密度,低于商用鉑和銠催化劑(分別為1.34和1.45V)。此外,在不改變結構的情況下,該催化劑還表現出長達100小時的長期穩定性。該團隊利用密度泛函理論模擬,探討新型催化劑性能優異的原因。結果發現,這是由于CO*/NH*中間體具有良好的尿素吸附性和穩定作用。此外,比起水電解制氫,尿素電解制氫可節能約16.1%。
Lee表示:“這項研究為可擴展應用提供了穩定高負載單原子位點的整體策略,這是SAC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此外,這項研究將促進實現無碳和節能的氫經濟。這種高效的尿素氧化電催化劑,有助于克服化石燃料精煉過程中存在的長期挑戰,以成本更低和對環境影響更少的方式,為商業應用生產高純度氫。”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Elish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5892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