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復合材料板,可以作為光伏電芯利用太陽能發電,同時作為結構性超級電容器儲存能量。
(圖片來源:AZOM)
在帶有離子交換可充電電池的電動汽車中,這些面板可用于車身結構件,并形成混合儲能系統(HESS)。相對于傳統電動汽車,在1000W/m 2的太陽輻照度下,該類復合板原型每小時可額外提供4.56%的發電量和續航里程。
將太陽能超級電容器作為電動汽車車身面板
在電動汽車內,借助于具有成本效益的混合儲能系統,可以整合若干種可再生能源,從而提高效率。其中,與燃料電池和電化學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諸多優點,如功率密度更高、充電時間更短和循環壽命更長。
在車頂使用光伏電池來收集太陽能很常見。然而,利用同樣的設備來儲存此類能量,或將改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領域的游戲規則。太陽能超級電容器(SSC)是用于收集和存儲太陽能的電容器。
碳材料是超級電容器中最常用的電極材料,其中碳纖維(CF)被證明是雙電層電容器(EDLC)的最佳候選材料。受益于一維性,CF具有優越的電荷輸運性能,因其纖維表面存在大量氣孔,對離子具有較高的吸附能力。CF、環氧樹脂(ER) 等導電聚合物,再加上 ZnO/CuO等金屬氧化物,這類組合可用作高性能SSC的電極。
本項研究
研究人員將薄紙膜夾在ZnO-ER和CuO-ER層之間,以制備具有不同組成的若干種SSC基復合板原型。紙膜被浸泡在Na2SO4電解質中,Na2SO4電解質可作為CF電極之間的介質。此外,ZnO-ER層和CuO-ER層上都覆蓋了兩層CF片。在存在太陽能光子的情況下,CF嵌入式n型電極(ZnO-CF)捐贈電子,而CF嵌入式p型電極 (CuO-CF)接受電子。兩個電極-ZnO-CF和CuO-CF-,和電解質Na2SO4形成雙電層超級電容器。
CuO能夠促進ZnO納米結構表面的電子轉移,因其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和高催化活性,同時也促進了反應進程。因此,合成ZnO/CuO基復合電極材料,有助于縮短充電時間。
導電聚合物ER使ZnO/CuO的納米結構更加緊湊,因此電荷儲存時間更長,而不會像傳統電容器那樣放電過快。借助于導電聚合物,此類電池板還可以利用太陽能,將其轉化為電能。
觀察結果
研究團隊發現,隨著ZnO/CuO含量增加,SSC樣品的電導率有所提高。此外,將20gsm的紙浸泡在Na2SO4電解質中的樣品,比帶有普通絕緣紙的樣品具有更高的電容量。然而,用普通ER合成的CF電極的導電性降低。通過增加量子點、能帶間隙中激子產生的效應,從而產生特殊的光學效應,促進電子輸運和收集,并提高有機SSC的效率。
不同的性能測試表明,優化樣品的能量轉換效率為17.78%,開路電壓為0.79 mV,電流密度為222.22 A/m2,電容為11.17 μF/cm2,能量密度為120 Wh/kg,功率密度為29 kW/kg。
在太陽能輻照度為1000W/m 2的情況下,充滿電的SSC每小時可為傳統電動汽車額外提供4.56%的發電量和的續航里程。在相同的功率輸出下,SSC有可能將電動汽車(model 3)的電池尺寸減少10%,重量減輕7.5%。
結論
研究人員為電動汽車HEES開發了一種優化SSC原型面板,可以利用和儲存太陽能。該面板儲能系統具有多種功能特性,如減輕重量、儲能/按需供應,以及作為絕緣體保護車身,使其免受外部熱量影響。這些SSC的電極由CF、導電聚合物和ZnO、CuO等金屬氧化物制成。
樣本數據表明,此類HEES能夠滿足電動汽車及其附件負載的功率和能量需求,以及在多個存儲系統之間精確分配功率。這些SSC有助于提高電動汽車行業的可持續性、成本效益和能源效率。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Elish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6310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