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由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化學家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表明,在常見的商業電解液中使用適量的二氟磷酸鋰(LiPO2F2),可以實現具有超高終止電壓4.8?V的富鎳層狀陰極材料。相關論文發表于期刊《Nature Energy》。
圖片來源: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這些發現可為解決富鎳陰極材料的降解問題提供一種補救措施,尤其是在高電壓條件下。該研究隸屬于由DOE贊助的Battery500聯盟,而該聯盟由DOE的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領導,致力于顯著提高電動汽車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博士生以及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Sha Tan與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的電化學儲能小組一起進行研究,最初是研究如何使用添加劑二氟磷酸鋰來提高電池的低溫性能。出于好奇,她嘗試使用該添加劑在室溫下進行高壓循環。
結果發現,如果將電壓提高到4.8 V,這種添加劑確實可以很好地保護陰極,并且使電池實現出色的循環性能。
當與鋰金屬陽極配對時,富鎳層狀陰極材料有望為下一代電池提供高能量密度。 但這些材料容易出現容量損失。主要問題之一是高壓充放電循環期間的顆粒破裂。由于存儲在電池中的總能量隨著有用操作電壓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高壓操作很重要。
另一個問題是過渡金屬從陰極溶解并隨后沉積在陽極上。領導這項研究的布魯克海文化學家Enyuan Hu稱,這種現象在電池界被稱為“串擾(crosstalk)”。在高壓充電過程中,陰極晶格中的少量過渡金屬溶解,然后穿過電解液,沉積在陽極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陰極和陽極都會退化。結果就是電池容量保持能力差。
研究人員發現,在電解液中加入少量添加劑可以抑制串擾。隨著添加劑的分解,它會產生磷酸鋰(Li3PO4)和氟化鋰(LiF),從而形成具有高度保護性的陰極-電解液界面,即在循環過程中在電池陰極上形成的固體薄層。
Enyuan Hu表示:“通過在陰極上形成非常穩定的界面,該保護層顯著抑制了陰極表面的過渡金屬損失。減少的過渡金屬損失有助于減少這些過渡金屬在陽極上的沉積。從這個意義上說,陽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我們認為,抑制過渡金屬溶解是顯著改善循環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p>
研究人員發現,電解液添加劑使富含鎳的層狀陰極能夠在高電壓下循環,以提高能量密度,并在200次循環后仍保持其初始容量的97%。
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單晶的陰極在抑制顆粒裂紋形成方面可能優于多晶陰極。 然而,這項研究表明,使用添加劑工程也可以有效地解決多晶材料的開裂問題。
展望未來,研究人員希望在更具挑戰性的條件下測試該添加劑,以探索陰極材料是否可以承受更多循環以供實際電池使用。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劉麗婷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7679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