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我受邀參加了智己在蘇州舉辦的智能NOA試駕體驗活動,在活動現場,智己打出了一個標簽:像人的IM AD智能駕駛。它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媲美老司機呢?
我們都知道,人的駕駛習慣以及駕駛技巧是基于駕駛經驗的積累而形成的,不同的性格會有不同的開車風格,有的激進,有的保守,像我就是一個偏保守派的,對于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我一直認為還未到可以代替人的程度,反倒會讓我放松警惕,所以,也是盡可能的選擇自己來操控車輛。
不過,這次智己NOA體驗改變了我對智駕的很多看法。基于算法和硬件組合下,在很多方面其實已經超越了人開車時的體驗,好比對于速度的增減、變道、超車的時間把控、在過匝道時的角度和速度掌控等等,都出乎了我的想象。
此次試駕車輛是智己LS7,搭載智己最新的NOA 2.0智駕系統,全車擁有2顆激光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以及11個攝像頭,根據官方的介紹,此次體驗的NOA是一次大版本的更新迭代,很多功能都做了升級和優化,讓它更像人一樣在開車。
此次試駕的路線涉及了高速、城區,比例8:2,一來一回2個小時的時間,從過高速收費站開啟了NOA系統,直到下高速時系統提示人工接管結束,整個高速路段都是NOA在駕控。
試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我們平時跑高速的場景,比如說從匝道匯入主干道,遇到慢車時如何超車,以及旁邊有大車跟隨時怎么辦,車流過大時該如何應對,遇到別人超車時該怎么辦,下匝道的時間和地點把控等等,智己LS7的表現可以用優秀來形容,每一步的操作行云流水,不會像人駕駛時出現猶豫不定的情況,比如說在這套NOA系統認為可以變道超車時一定會快速的跟進動作,而且會智能的選擇加速還是減速。
這車還有幾個很特別好的設計在里面,第一個就是速度的增減做的很好,不管是在什么場景下,都會避免緊急剎車的情況,比如說前方車流大,出現擁擠情況的時會提前降速,在進入匝道時,速度也是逐步的降低,而不是突然的猛降,這種情況真的很像人在駕駛,試駕過后在與現場其他媒體老師溝通時,大家都表示對速度增減的處理確實比人要好;
第二個就是在面對旁邊車道有大貨車時,會往另一側做出一個小幅度的避讓動作,這個設計是我個人認為非常實用的一個功能,跑高速的人都知道一個原則,那就是能快過絕不拖泥帶水,盡可能的離他們遠一點,雖然只是小幅度的調整,但是確實會舒緩大車帶來的壓迫感;
第三個,就是NOA退出提示人工接管時會有三重提醒,首先會在中控屏的地圖導航上進行標識,代表將在哪里退出,在快要達到退出點之前,語音會再提醒一次,當退出時會再做一次語音的提醒,一共三次,給駕駛員接管留足了時間,也避免了突然退出時的慌張感。
有好的地方,同時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這個NOA智駕系統的表現略顯激進,如果平時開車比較佛系的用戶第一次會有些不適應,不過,也不用過分擔心,適應下就好。在試駕途中我就親自感受了一次,在從匝道匯入主道時,旁邊正好駛來一輛大車,按照我的駕駛習慣會減速讓大車先走再匯入,而智己LS7則是加速后變道過去,它的操作比我來說更老練,有了這個經歷也是讓我后面的信心大增。
試駕結束后,與智己NOA行車工程師褚工溝通時,針對目前這種情況表示后續會考慮加入不同的智駕模式來匹配不同駕駛習慣的用戶,盡量減少這種“突來”感。
相比目前市面上眾多的智駕系統,IM NOA可以說解決了很多人在實際生活中“不敢用”,“不好用”的問題,經過這次試駕的體驗,其實讓我這個保守派改觀了不少,對智己NOA的信心更足,如果后續選擇這臺車,也會更愿意去用這套系統。
在試駕的過程中,也順道的體驗了一下智己LS7上最新的IM OS智能座艙系統,這套車機系統經過重新的設計,很多地方都做了優化和升級,印象最深的還是它的音響系統跟后排副駕的零重力座椅。
駕駛員頭枕處是有兩個小喇叭的,可以用來播報導航信息,而不會影響到車內音樂的播放,這樣的設計是很好的照顧了其他乘員的體驗,另一個,這套音響系統擁有多種場景調節功能,不同場景下有不一樣的體驗效果,這個功能在現場我也是玩了很久,配上“老板位”的零重力座椅,簡直不要太舒服。
后排“老板位”的零重力座椅的實現方法也比較新穎,它是將前排座椅折疊后直接“收納”起來了,然后再將后排副駕的座椅進行放平,達到一個躺椅的效果,體驗了一番,確實很帶感。
這次的試駕總結下來,感觸挺深,主要有三點,一是產品,作為上汽打造的高端品牌,把很多細節都做到了極致,而且是用了一種你想不到的方式,二是智駕,對于日常開車比較保守的我來說,這次的體驗給了我很大的信心,以后會更敢于去嘗試這類高科技產品,三是做產品的初心,這次智己安排了相關的技術人員一起交流,包括NOA,座艙,產品設計等各層面的技術大拿,在他們看來,不管是媒體還是用戶,在試過之后的感受對他們很重要,不足的地方后面會進行改進和優化,這種態度值得很多車企學習。
在隨后的發布會上,智己也給出了高速高架NOA推送的時間,智己L7會在4月底推送,LS7會在6月推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文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9980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