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CES Asia 2019展館,你會發現5G已經兵臨城下。
5G對于我們熟悉的汽車來說,它會大大推進自動駕駛的進程——以前研發中自動駕駛更多的是由車本身來判斷路況;而由于5G的速度很快而且基本沒延時,5G智能網聯技術除了車本身的判斷外,還把外界的路況信息通過網聯技術告知車輛。
而智能網聯技術前進的幕后,更多是各大為主機廠提供服務的各大零部件品牌。例如在本屆亞洲消費電子展期間,德國大陸集團將圍繞“智能出行,助力未來智慧城市”的主題,展示其相應的解決方案和關鍵技術。
2017年大陸集團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基地首次亮相和開始了測試一款無人駕駛車CUbE,它沒有方向盤和制動踏板。不久后CUbE還在美國、日本和新加坡進行了測試和研發活動,今年正式來到中國。
CUbE是大陸集團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平臺,CUbE在中國的活動將幫助大陸集團更全面地了解在本地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系統要求和市場需求。它本身裝備有激光雷達、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
不過核心是CUbE通過集成安全車聯網(V2X )通信技術,實現了與其他道路使用者和基礎設施進行通信和數據的交換,輔助及自動駕駛控制單元(ADCU)會對傳感器所生成的數據進行分析,有效地規劃行動。
在CES Asia N5館大陸集團的展臺上,構置出一個CUbE行駛的理想環境——將現場的展臺布置為一個十字路口,圍繞包括傳感技術(攝像頭)、路側設備(RSU)、智能路燈、行人(自行車隨行)、和車輛(CUbE)。這是大陸集團車路協同技術提高路口安全的首次展出。
車路協同,這也是未來智慧型城市的基本。
未來基于5G的車路協同技術,不僅可以警告駛近車輛的駕駛員在其視線外有欲穿越馬路的行人。其數據還可用于掌控交通信號燈的變化,優化交通流量,并減少交叉路口的尾氣排放及縮短怠速時間。
看到你看不見的道路,例如讓左轉車輛知道迎面撞上在其盲區中的人流和車流,同時提醒右轉彎的駕駛員注意左向的人流和車流。
我們為什么需要自動駕駛?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探討。我們想像中的自動駕駛是帶我們上下班的日常代步車,但包括大陸集團在內的許多廠商,卻把自動駕駛推向商用車領域,還有一些特殊的測試領域。
上周我剛好去美國德克薩斯州大陸集團的一個測試場地,試乘大陸集團的自動駕駛車型,這款以大眾帕薩特為車身的自動駕駛車型,是為了測試輪胎使用。自動駕駛測試輪胎,完全代替人類駕駛員做到更精準,而且能消除人為的誤差。
大陸集團車身電子事業群商用車&售后部件及服務事業部全球總裁Gilles Mabire
自動駕駛會不會在特殊領域或者的商業領域,比平常日常的駕駛更快更適合普及?在CES Asia 2019,我們有機會采訪了Gilles Mabire(馬吉辰),Gilles Mabire大陸集團車身電子事業群商用車&售后部件及服務事業部全球總裁。Gilles Mabire這樣回答:
人為駕駛的失誤往往比較多,不管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來說,人為失誤普遍存在,我們可以通過自動駕駛確保商用車的領域可以大幅地來降低人為的失誤,最終能夠越來越往零事故或者零傷亡去靠近,所以在整個事故的發生量上來說確實人為事故是比較重大的因素。
我們會注重一些獨特的情景,現階段城市道路的商用車的自動駕駛并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的著眼點在長途干線運輸這塊,特別是高速公路這塊。
通過自動駕駛來降低比如說駕駛員的疲勞打瞌睡或者是翻朋友圈、打電話所造成的一些問題,因為對于機器來說,機器不用刷手機,不會打瞌睡,所以讓它自動駕駛絕對可以消除大多數的人為的失誤。
但是這也意味著須必要進行大量的仿真和路測,來確保系統的完整性和系統計算能力以及多路況的處置能力。道路交通事故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是個痛點,自動駕駛可以很好地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后,大陸集團在CES上還帶來了兩件黑科技。
大陸集團正與硅谷公司Leia Inc.合作開發一種創新的駕駛艙解決方案,即裸眼3D儀表,將把3D技術應用于具有非凡質量的汽車中。而Gilles Mabire談到這項技術將于2022年實現量產。
另一項是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高性價比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這是一款基于TFT顯示技術的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 該產品是由大陸集團蕪湖的研發團隊研發可以讓主機廠客戶以較低的價格實現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的功能,以提高裝車率。
來源:AutoLab
作者:阮錦程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92954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