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第一電動-曲超超
隨著8月4日特斯拉“西北大環線”超充線路貫通,如今特斯拉在中國幾乎做到了“有路必有超充站”。
截至8月8日,特斯拉已在大中華區建立起了971座超級充電站與1306座目的地充電站。遙遙跑在所有競爭對手之前。
與特斯拉相比,蔚來、小鵬的充換電體系依舊存在不小的差距。
8月8日,蔚來汽車在九江八里湖與東莞厚街客運站設立的換電站先后上線,至此,蔚來在全國的換電站數量達到了352座。與此同時,蔚來的超充站數量也在7月29日達到了218座。但把蔚來的換電站和超充站加在一起,其數量都沒有特斯拉目的地充電站的一半。
而在小鵬汽車這邊,隨著8月份首批11座高速超充站上線,小鵬累計運營品牌超充站達到了298座,免費充電服務覆蓋202座城市。超充站點的數量,不到特斯拉的三分之一。
盡管如此,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蔚來和小鵬兩家公司的高管們,仍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連續報告新增充電站點開放的消息。這連續的宣言,似乎正告訴人們:他們正在掀起一場超充站建設的旋風。
但在特斯拉眼里,這“旋風”不值一提——因為,它已在中國大地上掀起“超充暴風”。
2020年12月1日,特斯拉在中國的超充站是500座,到了當月20日,特斯拉就宣布,超充站點達到了600座,也就是說,它在19天的時間內,啟動了100座超充站。
這種令人目眩的速度,很難不對同行造成震撼。自2021年開始,以蔚來、小鵬為首的國內整車公司,以特斯拉為目標,極大提升了追趕的速度。
7月9日,蔚來汽車通過NIO Power發布會透露,2021年,至少要新建200個換電站,并且從2022年開始,連續4年每年新增每增600座換電站。
2021年上半年,小鵬汽車新增超充站點達到137座,而在2021年7月一個月,小鵬汽車新增超充站點就達到61座。
在蔚來小鵬發力追趕,特斯拉繼續領跑的同時,大眾汽車也在發力,而這一點,似乎很多人沒有注意到。
2019年7月9日,大眾與一汽、星星充電、江淮共同出資,在江蘇常州聯合成立了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AMS) 。作為一家由大眾發起成立的公司,開邁斯的經營范圍包括充電樁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業務。
截至今年6月,開邁斯在不聲不響間,已在全國布局至少350座充電站與至少3,000個的充電終端的建設,其充電網絡已覆蓋全國近70個城市。雖然起步時間比小鵬晚一年,但后發先至,其充電站和超充樁數量,均已全面超越小鵬。并且,開邁斯超充站,因其充足的停車位、高效的充電效率、寬敞明亮整潔的場地管理,贏得了相當多用戶的認可——雖然他們還沒買大眾牌電動汽車。
所以,不要輕言“大眾老了”,至少在正在進行的這場“超充戰爭”中,大眾的速度,令人驚訝。
這樣一來,以特斯拉為頭雁,蔚來、大眾、小鵬,這四家主機廠,正在中國大地上,并行推進四張獨立的超充網。按照目前的速度,初步預計2022年底就可以形成3000+超充站和1000+換電站的總量,日服務能力超過20萬輛純電動汽車!
領頭車企為何發起“超充戰爭”?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簡稱充電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7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95.0萬臺,其中直流充電樁38.3萬臺、交流充電樁56.7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26臺。從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3.20萬臺。2021年1-7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3.4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同比上漲240.4%。
在如此大的公共充電設施基數、如此高的公共充電設施增長速度背景下,這些領頭車企,為什么還要如此瘋狂而執著地投資興建獨立的超級充電網?
最直接的理由,是“公共充電”不能保證用戶體驗。主要三個方面的問題:1、其他車輛占位;2、充電設備損壞或不匹配;3、充電效率較低。
根據充電聯盟的統計,截止到2021年6月,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臺的運營商共有11家,分別為:特來電運營22.0萬臺、星星充電運營20.2萬臺、國家電網運營19.6萬臺、云快充運營7.2萬臺、南方電網運營4.1萬臺、依威能源運營2.9萬臺、匯充電運營2.1萬臺、上汽安悅運營2.1萬臺、深圳車電網運營1.6萬臺、萬馬愛充運營1.6萬臺、中國普天運營1.5萬臺。
這11家運營商占同期市場總量的91.9%。但他們的絕大多數公共充電站點,布設于公共停車場。由于沒有采用電子地鎖,或沒有專職地面運營,導致充電車位存在普遍被其他車輛占位情況。
而車企布設的超充站、換電站或目的地充電站,均有專屬標識,并配有電子地鎖,或有專職地面運營,基本保證了充電車主不必跑冤枉路,配合車企的充電補貼措施,有效提升了充電體驗。
第二個理由,搶占稀缺地理資源。在高速路、核心城市,布設超充站(換電站)所需要的位置、電力設施,均屬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高密度的設施布設,不僅是可以給車主帶來安全感和自豪感的的廣告,而且會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激增而增值。
第三個理由,保證技術升級的一致性,進而保證車主體驗。目前充電站主流的充電電壓,在320V到480V之間,但各車企都在為800V做準備:一方面升級整車電壓平臺,一方面開發800V以上的充電設備。自主布設超充網絡,可以確保技術升級的效率和一致性,保護車企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800V超充普及后,車主充電時間可壓縮到15分鐘左右——這將極大提升充電體驗,而按照目前的進度,2023到2024年,這個目標將基本實現。
第四個理由,建立數據閉環,為建立電池回收標準做準備。這個理由比較隱蔽,但如果把充電樁布設看做一門生意,就容易理解。當超充網絡可以充分記錄車主的充電行為、電池和BMS的輸入輸出數據,車企其實已經可以開始建立電池回收的數學模型——尤其當車輛和車主的數據,都在車企內部形成閉環后,外部的干擾可以忽略不計。隨著數據的積累,這個模型會越來越精確,精確到可以隨時準確得出電池的殘值。這對有效提升二手車定價,功莫大焉。
在正在發生的這場“超充戰爭”里,我們可以讀到的最核心信息是:正在瘋狂奔跑的幾家車企,他們正在用全新的邏輯定義充電,在他們的眼里,人-車-場一體化的數據閉環和能量閉環,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而這個看法,是由馬斯克在十年前正式提出,如今似乎正在成為決定戰爭走向的指導思想。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一電快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15441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