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FISITA 2012世界汽車工程年會暨展覽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在開幕會發言中稱,”中國的創新政策對所有在中國注冊的、生產經營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研發與創新活動的支持一視同仁,都給予大力的支持。”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
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初見成效
據了解,為了加快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進程,我國在2008年開始提出研發和示范考核相結合加快示范應用的策略,通過國家財政的支持和扶持,在北京奧運、上海世博規模示范應用的基礎上,先后在中國的25個城市啟動了電動汽車規模應用的綜合示范。培育了電動汽車在商業化應用的環境,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萬鋼透露,截止2012年8月底,在十城千輛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工程的帶動下,已經從示范推廣汽車產品公告目錄中的各類電動汽車由27400多輛,在中國25個城市運行,其中純電動轎車達到了9834輛,純電動客車達到了2513輛,純電動特種車達到了1218輛,混合動力轎車3305輛,混合動力客車10495輛,燃料電池汽車游50多輛在路上運行。對于我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萬鋼認為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初見成效。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此,全球經濟低迷正在艱難地復蘇。但與此同時,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加大了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和支持。今年7月份,中國正式頒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國務院相關部門聯動配合先后發布了十二五期間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技術標準、能源設施、財稅支持等規劃和政策,多部門的合作共同形成了合力來推動我國的汽車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新趨勢。
萬鋼預測,未來的幾年,將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攻堅期。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堅持”三縱三橫”發展路線
針對中國即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萬鋼總結以下的五個方面需要關注:
一是堅持正確的技術路線,加強新能源汽車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在”十二五”的電動汽車專項規劃中,提出了要發展以電機來提供驅動功率的純電驅動的戰略取向,明確了以純電動、插電、征程式混合動力核燃料電池汽車、電池、電機和電控等技術,以及相關的標準、規范和示范和三大技術平臺所組成的新的三縱三橫三大技術平臺為主的核心路線。經過科技界產業界半年多的研究論證,這條路線被全行業普遍認可,純電驅動發展戰略,被國務院確定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戰略取向。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推進的深度融合和協調互動。在電動汽車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明確了企業是技術創新的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要促進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大學和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前沿探索、共性技術研發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要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機制。新能源汽車涉及眾多新的學科、新的技術、新的部件,試驗測試的方法和需求都十分旺盛,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相關的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以及有條件的企業都要加強對現有的科學儀器、檢測設備、實驗平臺、標準信息方面的開放共享。積極地為企業,特別是為中小型企業,零部件的供應商,他們的技術創新提供服務。
四是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應用示范,創新商業模式、加快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公交優先是中國交通發展的基本原則,我們將堅持這條原則扎實地推進和擴大公共領域中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示范,立足于當前技術進展和商業運行的經驗,還將在出租、租界、城市物流等方面拓展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商業化運行。在試點城市中,要系統全面地規劃并建設與車輛示范運行相適應的能源供應體系,在示范運行中不斷地因地制宜地拓展和創新商業模式。
創新政策一視同仁
五是要加強電動汽車方面的國際合作,加強在電動汽車、基礎科學、關鍵技術、示范運行、商業模式方面的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萬鋼說:”近些年來,我們在聯合國清潔能源部長的會議的機制下,啟動了中國電動汽車國際示范,我們與美國和德國政府之間都建立了電動汽車戰略合作多部門合作計劃。我們將繼續深化和提升這些國際合作的水平,積極推動在政策、機制、標準、測試、數據分析、效果評估等支撐環境方面的政府間的深層次合作。”
推動電動汽車的電力化轉型,實現汽車的零碳排放,是全球汽車工程師們的共同愿景,也是全球汽車企業的努力方向。萬鋼坦言,十多年來,中國政府用明確的戰略和持續的努力,表達了我們對汽車技術轉型和產業變革的決心、信心。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一定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開放合作的也是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
”我們歡迎全球的汽車工程師和科學家來參與中國電動汽車的研發,也歡迎各國汽車企業來中國研發和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的創新政策對所有在中國注冊的、生產經營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研發與創新活動的支持一視同仁,都給予大力的支持。”萬鋼說。
( 編輯/楊曉紅 )
來源:鳳凰汽車
作者:李必德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166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