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汽車公司現在被認為是”奇跡”。特斯拉電動車、創始人、股票、成功模式以及創新都成為汽車界和IT界爭相討論的話題。原因在于CODA、菲斯科、A123、Better Place等其他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或者和新能源汽車高度相關的配件公司都陷入破產或者虧損的境地時,特斯拉卻成功制造了電動車領域的神話,在今年第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仿佛特斯拉(TESLA)賣出了幾千輛跑車以及在證券市場備受熱捧就是其已經成功的理由。不過,現在就下這種結論還為時過早。
特斯拉的電動汽車戰略路線為:第一步高端小眾;第二步中端中等價位,使更多顧客可以接受;第三步推出更大眾化的產品,把電動汽車推廣給更多的消費者,前一個步驟已經接近成功,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仍需要市場驗證,目前,其他的電動車公司仍沒有成功解決這個問題。
就算是在高端小眾領域,在用慣了傳統帶有大馬力發動機的跑車之后,大多購買特斯拉跑車的客戶更多是抱著一種好奇、嘗鮮的心理。美國市場對特斯拉電動跑車的熱情是否能夠持續下去還有待時間的檢驗,目前就得出特斯拉跑車取得了成功還為時過早,特斯拉在美國市場取得的不錯的業績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還有待觀察。
一系列后續的宣傳報道使得特斯拉帶有了神話色彩,此時媒體和輿論都不自覺地將比亞迪與特斯拉聯系對比,要分出優劣高下。但實際上比亞迪與特斯拉雖然都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所選擇的道路、企業的性格、產品的定位、所掌握的核心技術等等各方面都不盡相同。
從品牌來講,比亞迪保守傳統,制造業出身,電子與汽車企業融合的氣質。而特斯拉更像是一個IT企業,美國硅谷的創新品牌,擅長營銷、炒作,追逐股價,利潤為先。
從產品與市場定位上說,特斯拉選擇高端跑車為切入口,消費對象主要為美國對時尚、環保擁有巨大熱情的富人,市場受眾小。比亞迪,著眼與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和私人大眾使用。
從核心技術上講,特斯拉,使用的是18650型小電池,屬鈷酸鋰電池;比亞迪,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比鈷酸鋰電池能量密度低,但穩定性高。
除了他們自身的不同,兩國的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也都不盡相同,發展的思路和模式、選擇的道路也不可能在一個”波段”。正所謂,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夢想。
其實,從更廣泛的層面看,這種對比并不僅僅在特斯拉和比亞迪之間,而是特斯拉與眾多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我們想說的是,在新能源的產品和營銷領域,成功的經驗不多,各自都在摸索。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更不必自我貶低,而是快速吸收營養,用于自身。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特斯拉的出現,顛覆了無數傳統觀念,對于整個汽車行業都具有借鑒意義。從長遠看,伴隨著油價高企以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原因,環保優勢突出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光明。對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目前最為關鍵的并不是”復制”特斯拉的高端模式,而是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095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