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一個很奇怪的城市,一邊大力發(fā)展汽車工業(yè),一邊拼命打壓汽車消費。
據《廣州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13)》藍皮書稱,”2013年廣州汽車工業(yè)產銷量接近170萬輛,比2012年增長22%,汽車制造業(yè)產值將超過3600億元,汽車產業(yè)在廣州經濟發(fā)展中的第一支柱產業(yè)地位將更加堅固”。
另一方面,去年年中推行限購政策后,廣州汽車市場就開始變得慘淡,汽車上牌數量減少了2/3,汽車經銷商的日子非常難過。廣州限車也拖了整個廣東省汽車市場的后腿。2012年,廣東省汽車上牌量為129萬輛,同比下跌4%。今年1-9月,全省汽車上牌量88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是這個”持平”背后是另一種怪現象:從廣州買車,到外地上牌。廣州每個月只有1萬輛的上牌指標,但是每個月的新車銷量是1.5萬輛,其中26%是到外地上牌。比如2011年曾出現3%負增長的佛山汽車上牌量在2012年徹底扭轉,以16%的增幅名列全國第一。與廣州相鄰的中山市西區(qū),今年1-10月汽車銷售量達到2.9萬輛,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銷售量。到今年9月,中山市汽車保有量為53萬輛,增速在15%。
今年4月傳出廣州將進行”限外”聽證的消息,但是到現在也沒有下文。珠三角各城市之間關聯性很強,如果廣州”限外”,將對整個珠三角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得不慎重考慮。
2013廣州車展上展出的大眾XL1
另一個說法是廣州將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的時間限定為五年,而且規(guī)定”車主轉讓、報廢名下廣州牌照汽車后,只有一次獲得更新指標機會”。如果這條政策延續(xù),很多消費者可能會推遲換車,甚至一直開到車輛報廢。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表示,這種抑制消費的方式很不合理,因為一輛車開得越久,油耗和污染就越大,有悖于廣州限購改善環(huán)境的初衷。
在車展期間,遇到一位汽車經銷商集團的高管,他吐槽說,政府一直逼他們搬家,但是現在一下子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有人分析說,汽車制造業(yè)能提供17%的增值稅,還有可觀的消費稅,但是4S店一年也就10萬-20萬元的稅。如果能把消費稅改為地稅,肯定不會再有哪個城市限車。
去年有媒體報道說:”廣州車展沒有往屆那么熱,因為往年的廣州車展媒體日都是兩天,今年只有一天。而且從媒體日的情況來看,很多展區(qū)表現得比較冷清,到下午的時候,日系的一些展臺已經沒有作者圍觀了。而且本屆車展工作人員也比較少,自主品牌參展的熱情不高。”受到廣州限牌帶來的負面效應,部分品牌參展熱情下降,廣州車展的影響力正在下降。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賈新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424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