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終收官,當國內主流車企因今年車市增長遠超預期而感到驚喜之時,弱勢品牌卻只能保持沉默。
北京一家長安鈴木4S店的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作者,今年廠家對經銷商鮮有支持,”如果明年賣車的利潤還不能達到理想狀態,我們只能考慮更換品牌”。
據調查,出現經營危機的經銷商遠不止長安鈴木一家,天津一汽等弱勢品牌經銷商均因品牌邊緣化等因素節節敗退,生存艱難。在中國車市高增長的盛宴背后,弱勢品牌面臨的卻是生死抉擇。
節節敗退
靠奧拓熱銷起家并獲得發展的鈴木或許沒有想到,今年日系車整體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反彈會再度與自己無緣。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鈴木在華累計銷量為189547輛,同比下跌9.2%。
一家長安鈴木經銷商坦言,今年日系品牌在銷量上打了翻身仗,但該店距離考核達標仍差300多輛車。”雖然我們的促銷力度已經很大,但銷量仍上不來。廠家對新車鋒馭的宣傳支持也很小,讓我們徹底寒心了。”該經銷商預測,今年多數長安鈴木4S店將難完成廠家下達的銷售任務。
鈴木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所有在售車型整體月銷量僅能達到1.92萬輛,尚且不及強勢品牌較為熱銷單一車型的表現。據了解,鈴木在華的合資公司中,長安鈴木曾經在2009年創造過全年銷售破15萬輛的紀錄。然而,從2010年開始就急轉直下,不斷創造新低,全國經銷商也從鼎盛時的400多家縮水至現在的300多家。
與長安鈴木相似,天津一汽夏利同樣沒能逃脫市場邊緣化的命運。據了解,天津一汽夏利輝煌時在轎車市場曾連續22年占據自主品牌年度銷量冠軍。但隨著競爭對手逐漸增多以及自身進步太慢,天津一汽車市排名逐步后退,今年前10個月的累計銷量僅為10萬輛,同比下滑30%。一家已經退網幾年的天津一汽經銷商告訴北京商報作者,如今北京只有兩家4S店還保留銷售業務,但業績都不是很好。
其實,天津一汽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早在2011時就曾發布過規劃,稱到2015年,產品將從5款擴充到11款。但直到今年,其產品與技術也還沒有出現實質性提升,質量可靠的口碑也早已丟失。
”日漸邊緣化的弱勢品牌有一個通病,就是車型更新慢,叫好又叫座的車型太少,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汽車市場資深專家蘇暉看來,雖然上述品牌都曾借助某款車型有過輝煌的歷史,但在經歷了漫長的產品周期后,在技術層面和車型更新上都已顯露疲態,綜合競爭力隨之直線下降,從而導致越來越大幅度的落后于其他品牌,”這樣的營銷狀態不改變,遲早要在汽車市場的洗牌中被淘汰”。
給力產品可救市
事實上,弱勢品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實現逆轉并非毫無機會。專家普遍認為,集中精力提升一款車型的技術,由其帶來的熱銷往往也能在市場上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如此前受品牌力弱、產品線短缺、日系車整體下滑影響的長安馬自達,雖然一度陷入市場邊緣化的泥潭,但在國產CX-5上市后,已看到了翻身的曙光。
數據顯示,長安馬自達去年全年一共銷售了7萬多輛,全國范圍內有20多家經銷商陸續退網。今年與長安福特分家后,長安馬自達憑借”創馳藍天”技術以及國產CX-5的上市,終于迎來了久違的銷量提升,并計劃在明年實現三年前就已提出的年銷10萬輛的目標。
國產CX-5
”國產CX-5一經推出就受到極大的關注,上市至今銷售持續火爆,我們店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幾張訂單。現在車源比較緊張,所有車型都需要預訂,最快也要一個月左右才能提到車。”一家長安馬自達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北京商報作者,在國產CX-5上市前,該店有時一周僅能賣出幾輛車,即便周末也沒有幾個客戶進門,但現在情況徹底發生逆轉,每個銷售顧問手中都有不少訂單,意向客戶更是多得聯系不過來。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長安馬自達累計銷量為47336輛,而CX-5自8月上市以來,目前收到的訂單就已突破了2萬輛。”我們算是各家經銷店里表現好的,原來一個月所有車型加起來也才能銷售50多輛,現在光國產CX-5一款車的訂單每月就能達到40多輛,著實讓大家松了一口氣,終于不再虧了。”一位長安馬自達4S店的負責人稱,按照目前的態勢來看,今年前8個月的虧損都能靠國產CX-5的熱銷補回來。
實際上,借助新車上市實現逆轉的不止長安馬自達一家,苦熬多年的一汽奔騰經銷商們也在X80上市后才體會到了熱銷的感覺。”現在店里七成左右的銷量是X80貢獻的。”一家一汽奔騰4S店市場部經理在接受北京商報作者采訪時笑稱。
改變迫在眉睫
”在拉動企業增長的動力上,新車無疑是最有力的引擎。產品找對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弱勢品牌在關注消費需求的基礎上,使車型具有更優良的先天優勢,才是切實可行的產品之道。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上任已有一年時間的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巖瀨大輔表示,鈴木引入的兩款新車將有望帶動公司實現3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今后鈴木每年都會在中國市場投入一款新車型。同樣,天津一汽也提出了要開發CUV、SUV、MPV等車型,全面豐富產品線的計劃。不過,當前形勢下僅靠新車來承擔”銷量”與”品牌”提升雙重重任的營銷模式還能走多遠,是弱勢品牌需要提前考慮的。且小型車市場整體疲軟,留給鈴木、天津一汽等企業的機會則更少。
賈新光表示,在汽車市場增長放緩之時,弱勢品牌要實現銷量、品牌同步增長的目標已屬不易,即便在樂觀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技術創新,也很難指望依靠一兩款車型的熱銷摘掉弱勢品牌的帽子,所以改變迫在眉睫。”無論是鈴木還是夏利,品牌還是有一定價值的。”蘇暉分析,對于此類車企來說,眼下的工作重點是如何改變之前的思維模式,加大創新力度,否則就”走不了多遠了”。
來源:時代汽車周刊
作者:藍朝暉 錢瑜 王萬利 常琪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46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