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28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公布后,我們接到了很多來自企業的電話。這些苦等了大半年政策的企業負責人,已經迫不及待將他們的產品賣出。
電話中談到的問題大致包括:某城市中有哪些車企能夠銷售?哪些車企能夠拿到補貼?其他車企有什么新能源汽車計劃,甚至于企業在現階段該做些什么?在這個市場化的前夜,企業急于找到目標客戶、確定目標市場。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組織了多輪采訪,發布了一些稿件,這些稿件可以回答部分問題,但仍有很多問題,短時間內難以給出答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正在籌備的第四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報名快捷通道),將大會主題定為”市場化前夜的中國戰略”,邀請了五百余名政府嘉賓、企業高層、行業專家和主流媒體聚集海南,開設了多個能夠談論”干貨”的分論壇,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揚帆起航撥開”迷霧”。
這個培育多年的市場,在新問題不斷出現的同時,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譬如地方保護、譬如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等等。
新政策的出臺,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提供了可能。新政策中,試點城市銷售的新能源汽車30%應為外地品牌??梢灶A料的是,某些城市可能仍然會緊閉大門,但也不乏開放市場或者開放部分市場的聲音。
雖然”關一扇門、開一扇窗”并不是最理想的狀況,但相比完完全全的地方保護,算是有所進步了。新能源公交車市場由于需要地方政府掏錢,地方保護可能很難改善,但乘用車市場,因為消費者是購買主體,沒有理由不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事實上,關于地方政府能否開放市場這一問題,我們近期也聽到了很多答案。例如深圳、上海、重慶等城市將開放部分市場。這樣的機會,對車企來說,可以充分競爭,好的產品能脫穎而出,”不干活”的企業,在產品的比拼中自然會落于下風;對消費者來說,產品多了,有了比較,有了選擇的空間,才有可能購買新能源汽車。選都沒得選,誰知道產品怎么樣!
我們也希望幫助這個市場找到更多的答案。將于明年1月舉行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我們開設了不同的分論壇,希望讓問題更加聚焦,答案更加明確。
乘用車分論壇上,我們讓與會人士談”新能源乘用車產品與營銷準備”;在商用車分論壇上,談”新能源商用車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教訓”;在微型車論壇上,談”微型車————突破與成長”,談成本壓力下的技術升級之路;在城市論壇上,談”城市的交通變革和可持續發展”。同期,我們還準備了數款新能源汽車讓大家試乘試駕。
上述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圍繞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一核心內容。我們談戰略,但不僅談戰略,我們還談機會,談方向,談改變,談突破。
這也是當我們談論新能源汽車市場時,我們需要談論的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慰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493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