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則業內消息不禁讓人心生感慨:12月10日,通用汽車宣布到2017年將在澳大利亞停止整車和發動機生產運行,將業務轉為銷售公司,通用在澳大利亞的品牌霍頓面臨消亡的巨大危機;特斯拉中國官網正式上線,目前已經開始提供產品試駕和預訂,Model S和Model X的預訂費用均為25萬元人民幣。
同樣是汽車企業,一個是曾經的大洋洲巨子,一個是全球范圍內剛剛崛起的車界新秀,在消亡與初生、守舊與創新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輪回,又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哪些思考?
霍頓汽車公司創立于1856年,到如今已有百年歷史。1918年開始涉足汽車制造行業,1931年與通用澳大利亞公司合并,成立”通用-霍頓公司”。高峰時期,該公司占當年全澳汽車銷售總數量的19.3%,可謂相當輝煌。據通用官方消息稱,之所以安排霍頓停產,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汽車行業受到沖擊,澳元匯率持續走高,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本土市場規模較小,并且澳大利亞已被視為全球競爭最激烈、最為碎片化的汽車市場。
在近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形勢下,傳統產業遭遇到了相當大的沖擊,這其中就包括汽車產業。在歐洲市場,PSA、菲亞特集團等傳統老牌車企均難以獨善其身,最近頻頻傳出的增資、合作消息更是讓業內人士感到絲絲的寒意。
不過,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從全球視野來看,汽車行業并不是那么悲觀,甚至還有幾許亮色:大眾因為中國市場的持續火爆賺得盆滿缽滿,抵消了歐洲及其它市場的虧損;美國”三大”因為政府援手和及時的產品轉型緩過氣來,正意氣風發奔向小康;豐田經歷了像日本大地震、中日關系緊張等數次危機后,如今正從谷底慢慢爬升,未來前景可期。
特別是近年來特斯拉”神話”的崛起給業界打了一針興奮劑,其將電動車與創新這一主題演繹得更加生動形象。用戶們對特斯拉的追捧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拿上手的感覺就是拿到第一代iPhone的感覺”,相當驚艷。因為特斯拉用了一塊IPAD大小的屏幕來當控制中心,類似的設計讓人感覺非常人性化。另外,開特斯拉車不只是省掉油費,還會被人貼上環保的標簽,這也很切合當下主流社會的精神追求。
霍頓曾經是澳洲汽車的象征,其發動機、變速器、底盤方面的技術曾經非常突出,在全球4大汽車賽事之一的V8國際超級房車大賽上,霍頓多次贏得冠軍。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霍頓偏安一隅的結果最終導致其走到關門大吉的絕境,讓人不勝唏噓。而作為后起之秀的特斯拉,剛剛在美國站穩腳跟,即宣布進軍海外市場,積極進取。同時,其在創新上的花樣可謂層出不窮,從不缺乏新聞賣點,最近它又宣布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新車了,這不能不又讓人凌亂了。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曹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65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