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車企扎堆發布新一年工作計劃的時段,隨意點開任何一家汽車網站,都不難在重點新聞區找到幾篇題為”××汽車今年將推××款新車”的新聞。的確,新車最易吸引眼球,而且孩子多了好打架,所以似乎從哪個角度看,企業都應該多推新車。
但是,實際情況的確如此嗎?未必。如不久前剛剛宣布今年要推兩款小型SUV車型S20和S30,明年再推大中型SUV的江淮汽車,就應該再慎重些考慮。江淮汽車目前有瑞風S5和瑞鷹兩款緊湊型SUV,其中瑞風S5是去年3月上市的新車型。去年江淮汽車SUV車型銷量突破了3萬輛,同比增幅高達300%,瑞風S5貢獻很大。可以看出,江淮汽車急于推新與瑞風S5的良好表現不無關系。但是,若以月均銷量2000多輛為目標就貿然扎堆推新車型,恐怕還是有些欠考慮。先不說新車將占用多少企業公共資源,僅江淮汽車的品牌影響力是否能支撐起多款新車型一起實現熱銷,就是個問題。
江淮瑞風S5
瑞風S5是江淮汽車全新乘用車平臺戰略下的首款SUV,是企業研發創新理念的集中成果體現,廠商指導價8.98萬-13.58萬元。這樣一款代表江淮汽車最高水平的SUV車型,在市場綜合優惠已達萬元左右時,月銷量尚且難以突破3000輛。那么,進軍仍處于發展初期的小型SUV市場,很難相信S20和S30能夠取得比瑞風S5更好的成績。
最近幾年業內常有聲音提醒要”警惕中國汽車產能過剩”,圍繞這個話題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過,但始終沒有結論。不過,深入分析后有一點倒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就是過剩的產能的確存在,但多集中在邊緣品牌上。對于強勢品牌而言,只有產能不足之說,還從來沒聽說過大眾、通用等為生產出來的車積壓煩惱過。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到了品牌競爭時代,一款高品質高性價比的車型能成就一個品牌,但同樣,表現差勁的車型也會給品牌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對于資源和影響力都相對有限的邊緣品牌而言,完全沒有必要急著推新車。相反,扎扎實實做好幾款哪怕是一款過硬的產品,以此提升消費者的認知和認可度后再循序漸進地推新車才更靠譜。
來源:時代汽車周刊
作者:王萬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740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