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雙方齊出手,北京新能源小客車市場正在啟動。
先看供方。3月11日,北京市經信委公布了首批第二期新能源小客車企業和產品目錄。至此,一共有六家企業、七款車進入目錄。最早進入產品目錄的北汽、比亞迪,已經展開了試駕等展銷活動,開始叫賣E150EV和e6。(參見:北京首批新能源車目錄車型詳解)
再看需方。2月26日,北京市今年首次小客車指標搖號,1428個個人申請指標直接配置,單位申請的2537個指標則通過搖號,配置出1666個指標。也就是說,北京已經有3094輛新能源小客車的潛在購買需求。其中的部分已經落實,有的消費者已經開上了零排放、低能耗的電動車。
北京是全國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銷量走勢可作為全國的風向標。新能源汽車亦然。那么,2014年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小客車的市場,會有多大?誰又將分得最大份額?
上限似乎是2萬輛。按照《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2014年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只有2萬個。
但2萬輛的指標不可能被用足。
首先是搖號時間安排使然。從2014年起,北京的小客車指標搖號變為每兩月一次,逢雙數月26日搖號。2014年的最后一期是12月26日。屆時,最后一期最少3334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的擁有者,大部分來不及在2014年購車。因此,2014年新能源小客車的銷量絕大部分產生于前五期搖號產生的近1.7萬個指標。
其次,1.7萬個購買指標不一定轉化為購買行為。在申請指標的個人和單位中,囤積指標在手,以備后患的現象不少。另外,新能源汽車車型數目較少,還受到北京目錄管制的限制。如前所述,目前已有七款車進入北京市目錄,第二批和第三批車型目錄將于今年6月和9月分別發布。但是,首批目錄已經納入了當前主流的大部分車型,第二批和第三批空間不大。樂觀估計,到2014年底,進入北京目錄的車型也就十余款。還有很多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仍有包括續航里程在內的疑慮,而北京目錄又將比較適合當前需求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排除在外。因此,肯定會有部分消費者拿著指標不敢買。此外,購買新能源小客車還需具備充電條件,有部分指標擁有者過不了充電條件確認關,最終也無法購買。
車企和經銷商的判斷也可資參考。
本地企業北汽新能源自然信心滿滿。僅北汽新能源的一方經銷商——龐大集團北京分公司,就計劃今年銷售5000輛。北汽新能源的內部人士預計,北汽新能源的全年在京銷量將達1萬輛。其中的主力應當是E150EV。因為北汽的另一款電動車——紳寶電動版還未上市,并且是一款B級電動車,針對公務車市場推出。
北汽E150EV
正在進軍全國各地市場的比亞迪也有望分得很大一杯羹。比亞迪e6推出較早,續航里程300公里,超出國內同類品牌一大截,知名度很高。據比亞迪經銷商預計,2014年全年有望在京銷售6000輛e6。騰勢電動車要在北京車展才能上市,價格將在40萬元以上,主打高端市場。預計銷量不會太大。
比亞迪e6(點擊圖片可看高清大圖)
江淮的經銷商也對銷售前景也頗為看好,但并未透露銷量預測。華晨寶馬的之諾電動汽車只租不售。其品牌管理總監梁堅表示,在北京的租賃電動車隊規模只會根據市場的需求靈活調配。此外,上汽榮威E50在上海推廣數量也不多,消費者熟悉程度不高。長安汽車雖然進入了車企目錄,但并無產品進入目錄。銷量還無法預測。
但不管預測如何,按照《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審核備案管理細則》,進入目錄的車企單一年度的新能源小客車銷量不得小于500輛,否則將被退出目錄。因此,車企都會想方設法滿足500輛的底線,以保住資格。因此,江淮、華晨寶馬、上汽、長安銷量都會在500輛以上。
粗略匯總,六家車企的2014年預計總銷量已近1.8萬輛。我們認為這一預測過于樂觀。前面已經提及,全年的銷量絕大部分將來自前五期搖號產生的近1.7萬個指標。考慮到車型數量限制、消費者疑慮、充電條件和經銷商積極營銷,我們預計北京全年新能源小客車銷量能達到1.4萬輛。這已屬漂亮的成績。
無論如何,北京2014年的新能源小客車銷量都將是前所未有。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元年,就在2014,就從北京開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邱鍇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934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