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汽車業規模論的隱憂和出路”論壇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公開表示:“我說點兒吹牛的話,但是你們肯定不信,信不信由你。北汽我現在也是和美國硅谷一個談合作,我們明年年底超過Model S的產品將會推出。”
徐董事長果然不愧是天子腳下的大國企,說出來的話都讓人感覺“倍兒爽”,倍兒提氣。比起民營企業比亞迪老板王傳福的“分分鐘鐘造出特斯拉”,徐董的表態明顯上了一個檔次,我不山寨特斯拉,我造的產品比特斯拉更好。這才是水平,這才是氣魄。
從邏輯推理來看,徐總這番話是有底氣的,因為特斯拉也并不是埃隆·馬斯克開創的,是馬斯克于2014年從創始人Martin Eberhard手中收購的。既然特斯拉也是收購得來的,那么北汽完全也可以通過收購一個世界頂級的公司,即徐總所說的美國硅谷的一個公司,打造出比特斯拉更牛的產品。
但徐總似乎忘記了,北汽之前也收購了薩博的核心技術,打造了中國版的薩博—紳寶,遺憾的是紳寶雖然連營銷都抄襲了薩博的,但紳寶到現在仍然是銷量慘淡,并不成功。有紳寶這個前車之鑒,北汽想通過收購打造超過特斯拉產品的做法也讓人存疑。
個人倒覺得,北汽想超越特斯拉,關鍵不是缺技術,按徐董事長的慣用手法,收購一家公司就可以了,更不是缺資金,北汽有的是錢,北汽沒錢,中央財政也有錢;北汽最缺的是顛覆創新的精神。
為什么特斯拉能夠成功,因為他顛覆了汽車界, 他用互聯網思維造車,用互聯網思維賣車。
為什么特斯拉能夠顛覆汽車界,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界掀起一場革命,因為他的董事長是馬斯克。
馬斯克認為:地球終將毀滅,人類能在多星球生活嗎?石化能源終將耗盡,人類使用能源的方式能否回歸太陽這個源頭?解決這些終極問題的第一階段,就是:將普通人送入太空,并登陸火星;將燃油汽車全變為電動汽車,并以太陽能提供人類所需電能。因此馬斯克進行了一系死顛覆傳統的創業:SpaceX(私人火箭公司)、Tesla(高端純電動車公司)、SolarCity(太陽能發電公司),每次創業都是顛覆傳統
在收購Tesla之后,馬斯克表示其想做的就是重新定義汽車,將汽油機徹底埋葬。因此,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無論外觀設計、性能與傳統汽車相比毫不遜色,這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純電動車的認知。
正是因為馬斯克的這種顛覆和革命精神,才將特斯拉打造成了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因此,徐和誼要想打造超越特斯拉的產品,不妨先向馬斯克學習學習。學習馬斯克的“革命”精神和“互聯網思維”。而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靠拿來連傳統汽車都造不好,更別提新能源汽車了。
首先,徐總要明確自己造車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政績,向苗圩同志學習,以后步入政壇高居“廟堂”,還是像馬斯克一樣是為了解決人類能源使用的問題,為了解決人類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
其次,徐總要敢于革命,善于革命,鼓勵革命,在北汽內部形成革命性創新的良好氛圍。但這個口號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北汽國企的性質決定了北汽人難以“放開”,難以“革命”。
如果徐和誼真的能放下架子,放下“位子”,虛心向馬斯克學習,即使其本人不成為馬斯克,也有可能發現中國的馬斯克,并為北汽所用,從而真正打造出為特斯拉的產品。
關鍵問題是,徐和誼能看得上馬斯克嗎?實際上,在中國現有的國情下,徐和誼更應該學習的對象是苗圩而不是馬斯克。
所以,徐總說的打造超過特斯拉產品的表態,還是且行且看看吧。
來源:江南小宋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304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