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大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滲透到各行各業,汽車產業也難以幸免。繼智能手機之后,蘋果、谷歌等IT巨頭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汽車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增長的新入口已經初見端倪。
在智能化和新能源兩股熱潮驅動下,傳統的汽車業可能發生革命性變化。在未來的汽車世界里,汽車陣營也許不再按當下德系、日系、美系以及韓系等來劃分,而是裂變成蘋果派、谷歌派、特斯拉派或者其他派系。
隨著IT高新科技企業悄然跨界蠶食,汽車產業的邊界將變得模糊,傳統車企亟須轉變成互聯網思維。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描繪出他眼中的汽車演變軌跡:過去由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的汽車,未來將是由四個輪子加計算機加一堆電池構成。在他看來,電子和IT基因正在成為汽車工業的“知己”,未來工業化和信息化會高度融合,將是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
科技巨頭來襲
微軟也盯上汽車行業了。近日舉辦的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上,微軟高管史蒂夫·特謝拉披露了微軟未來的車載系統:該系統類似于蘋果Carplay的理念,旨在將手機界面直接移植到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屏幕上。
汽車電子市場的饕餮盛宴已開席,蘋果在2014年日內瓦車展上發布Carplay汽車操作系統,一下搶盡所有車企的風頭。Carplay一亮相,便受到眾多汽車廠商的追捧,第一批合作者就有16家,包括奔馳、寶馬、捷豹路虎等豪華車品牌以及日系美系韓系的主要車企,車展之后各大合作車企便推出攜帶Carplay操作系統的車型產品。
蘋果的Carplay并非獨立完整的操作系統,更像是一款車載界面,但蘋果的野心不會就此止步。此前,蘋果希望將IOS操作系統移植到汽車中,開發出IOSinthecar車載操作系統,把汽車的一切控制在蘋果手中。在PC和手機領域,統一硬件規格、掌握軟件控制權是蘋果一直以來的策略,蘋果存在將這一成功經驗復制到汽車領域的企圖心。目前,由于蘋果自身不生產汽車,也無法控制汽車硬件的方方面面,故推出Carplay作為iPhone的汽車界面以解決目前的矛盾。
谷歌同樣是汽車智能化領域“炙手可熱”的角色。2014年1月,谷歌牽頭與通用、本田、奧迪、現代等車企以及顯卡廠商Nvidia宣布成立開放汽車聯盟(OpenAutomotiveAlliance)。該組織的主要職能是把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融合到汽車當中,首款整合Android系統的汽車有望將于今年底面世。
在手機領域,Android系統的開放及免費特征令其市場份額迅速占據統治性地位,全世界幾乎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智能手機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或根據該系統進行二次開放的操作系統。把Android免費開放給車企,復制在手機領域的成功經驗是谷歌的必然選擇。Android的免費和開源屬性有利于車企降低成本,且方便根據自身車型進行特別定制,創造更具特色的使用體驗。相對于蘋果在汽車領域的一片空白,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有多年的經驗積累,對于汽車和車企的了解更深,也是其在競爭中的有利因素。
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帶動了數千億元市場的蓬勃發展,但智能手機的高速增長會逐漸放緩,2014年以來,IT、通訊、互聯網、電子等企業大量涌入汽車產業,試圖從開啟的汽車智能化盛宴中分一杯羹。由于汽車行業的進入門檻比手機高得多,汽車巨頭的技術和資源沉淀也不是行業外的公司輕易就能趕上的,因此,蘋果、谷歌現階段更多是通過與車企在應用層面的體驗等方面合作貼近用戶。
不同于蘋果、谷歌,掀起全球新能源車熱的特斯拉則是直接來搶占地盤,繼在美國領盡風騷之后,今年闖入了中國市場。特斯拉戰略類似PC和智能手機時代的蘋果,自己制造汽車硬件同時又設計專門的操作系統軟件。特斯拉純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沒有物理鍵,而是有超大的平板大屏以及手機遠程控制功能,特斯拉ModelS實際上更像一個行走的電子產品,通過顯示屏上的一個個小觸控按鈕,車主可以進行音樂、通話、導航、空調、車身高度等控制。此外,它內置有無線網絡支持,隨時在線的無線系統,讓它整個成為一個超級移動終端。
當其他車企還在糾結于通過智能操作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娛樂體驗時,特斯拉希望通過安裝在中控臺那個大顯示屏上的操作系統控制車內的一切,把雙手從方向盤上解放出來。具有豐富的IT基因和智能化理念的特斯拉,所帶來的移動互聯網思維方式已沖擊到汽車產業,讓傳統車企開始意識到“后生可畏”。
互聯網新思維
當互聯網與IT技術熱浪撲面而來時,傳統車企巨頭已聞風而動。
在豪華車三巨頭中,奔馳在汽車智能化方面最為積極,左擁蘋果右抱谷歌,其腳踩兩只船的態度也代表著多數面對科技巨頭挑戰時車企的立場。在蘋果發布Carplay時,奔馳是最先推出配備該系統車型的三大車企之一。而在谷歌意圖用Android進軍汽車市場時,奔馳也在發布招聘安卓工程師的信息,打算推出定制的智能操作系統。面對新的技術潮流,奔馳采取了開放擁抱的態度,借鑒利用科技巨頭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最終打造奔馳自己的智能化汽車。
豪華車市場銷量第一的寶馬在汽車操作系統上則是蘋果的忠實擁躉,在蘋果Carplay發布之后,寶馬成為首批合作伙伴,除了此前有長時間的合作基礎外,蘋果相對封閉的操作系統在體驗以及可靠程度上更容易掌握,也是寶馬選擇蘋果的原因。
一直雄心勃勃想成為豪華車市場老大的奧迪,在汽車操作系統方面與奔馳寶馬的策略不一樣,選擇摒棄蘋果Carplay而擁抱谷歌Android,Android的開放性則賦予了奧迪定制個性化操作系統的可能,有助于奧迪獲得作為豪華車有別于其他品牌的獨特用戶體驗。
此外,通用、福特汽車等巨頭也都紛紛與谷歌或蘋果牽手。
面對車企與IT巨頭的合作樂此不疲,有些汽車人士擔憂車企沉溺于短期的歡樂卻對隱藏的風險不自知。寶馬前董事BurkhardGoeschel認為,IT公司的研發速度以及能力是車企所不能企及的,其將運用把控汽車聯網入口的權力構建許多新的商業模式。蘋果和谷歌等巨頭突然對汽車領域感興趣,不是因為它們想造車,而是想控制數據。他建議汽車制造商要優化品牌管理意識,讓未來的消費者知道自己喜歡的是某個品牌的汽車,而非使用某個操作系統的汽車。
盡管傳統車企與IT巨頭有一天將可能化友為敵,但在汽車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的大趨勢下,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價值面臨著重新分配,無論是制造、渠道還是售后市場都可能改變,即使是汽車寡頭也難以獨守原有的自留地,互聯網下快速迭代的系統升級和應用都將逼迫汽車傳統嵌入式系統作出改變,假如拒絕開放、合作的互聯網思維,將會逐漸被淘汰。這一幕曾在手機行業發生過,手機巨頭諾基亞正因為沒有采用谷歌的Android系統,錯過了在智能手機上的發展機會而淪落為微軟收購。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認為,IT技術讓信息絕對快,這會讓專業分工更加細化,將來會倒逼主機廠增加互換性。“由于技術進步還存在太大的空間,我們應該用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來思考未來社會的人車模式。人在社會怎樣生存,汽車怎樣為人服務,人和汽車怎么在社會中互動,這三者如何耦合,要跳開現有所有的東西去思考。”在趙福全看來,互聯網思維實際上是所有人都應該有的一種心態,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應該是無邊界的。
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副教授王華認為,汽車工業作為工業化大生產的典型代表,其商業邏輯是標準化大生產,企業間以競爭為導向,多元寡頭壟斷是典型的競爭形態,產業鏈圍繞產品從上游分布到下游,定義明晰。但隨著互聯網時代個性化、柔性化生產的到來,汽車企業的運作思維將更趨向競合,產業鏈的邊界也將變得模糊,會有更多生態圈的其他企業開始參與互動,共同創造價值。
邁入汽車智能化時代,傳統車企、蘋果、谷歌、特斯拉以及其他企業在互聯網思維下的競合才剛開始。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307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