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大眾排放門”還沒收尾,日系各大廠商正偷著樂的時候,誰也想到,三菱汽車—霓虹汽車界里的小崩豆,竟然捯飭了一出大戲,“三菱油耗門”。智電汽車將從“三菱燃油門”分析這個奇異的汽車鄰國的真實一面。
一、事件發展經過
2015年11月,日產發展三菱向日產代工的兩款小型MPV(日本叫輕自動車),實際油耗與標注油耗差別巨大。同年12月,日產與三菱展開聯合調查;今年4月,發展三菱在計算油耗時,刻意采用輪胎及路面摩擦系數的最低值,降低其實際油耗5-10個百分點。
這次“三菱油耗門”設計,三菱及向日產代工的四款車,共計62萬5000臺。這四款車,均是向日本國內提供的款式。
油耗造價門,是發生在三菱汽車開發部門的「性能試驗部」。修改的是實際燃油消耗量計算前的實行阻力值,也就是把阻力值調低了,利用的是其油耗為29.2km/L(3.42L/100km)的一款車的數值。最終,達到與大發等其它公司的競爭車型的油耗相仿,而實際油耗高5-10個百分點,即0.15-0.3L/100km。
二、后續發展跟蹤
1. 三菱汽車本次采用的車輛行駛阻力的測定方法與日本的法令相違背的。三菱汽車采用的“高速怠行法”,一般是面向美國市場投放時采用的計算方法,此種方法下的實際阻抗值,較日本國內的“TRIAS怠行法”低2.3%。
2. 三菱自動車召開的兩次作者會上,社長相川哲郎“自我檢查”,三菱汽車自1991年開始已經采用“高速怠行法”進行測試,試驗數據偽造已經有25年。此外,除本次涉及的輕自動車(類似于國內的微型車),三菱汽車的一般類型乘用車也存在測定方法違反日本法令的問題。
3. 據野村證券估算,每臺車的賠償金額為ECO車減稅金返還1-2萬日元,燃油費返還4.8-9.6萬日元,消費者補償金(類似于精神補償費)1-5萬日元,總共62.5萬輛車,賠償金在425億-1040億日元之間。如果算上25年前開始涉及的600萬輛,總共金額將超過數千億日元(數十億美元)。
4. “三菱油耗門”事件之后,其汽車販賣店,顧客驟減,多數店鋪貼出2016年4月29日-2016年5月8日修業的告示。據相關營業人員透露,估計顧客將大量流失,店面關閉的可能性極大。
三、評析
三菱油耗門中匪夷所思的“兄弟企業檢舉”與“老板自揭傷疤”, 原因在于日本的市場信用體制,真正達到“眾口鑠金”。
三菱油耗門事件,在沒有媒體曝光,沒有人員舉報的情況下,完全是“日產”對“三菱”的內部檢舉。此外,從三菱向日產“代工”的形式來看,日產與三菱在企業關系上應該是“兄弟”。而其社長對“25年開始的數據作假”的“自首式”檢舉,更是匪夷所思。
在日本市場,一瓶劣質牛奶,一顆偽造原料的糖,都能毀掉一個百年企業。也就不難理解,日產公司在發現“三菱油耗造價”之后,為何馬上為保障自身企業生存,揪三菱的小辮子。假設,油耗造假的問題,在日產車型上發現,無論根源是否在“三菱”,日產終將面臨消費者的“眾口爍金”之災。
同樣的道理,三菱在25年以來,自下到上害怕承認的原因,是因為一旦事情坐實,被消費者知曉,“員工飯碗”和“企業”都將砸在大公無私的發現問題的人手上,所以往往對錯誤睜一只閉一只。而今天的“自揭傷疤”,是退無可退,把問題都控制在自己手中,算是一張“悲情牌”。
在日本汽車行業競爭中,“2.3%”與“0.15-0.3L/100km”的差距就是“1萬公里”。
如果各位在意細節,阻力系數調低了2.3%,油耗值降低5%-10%,即0.15-0.3L/100km的這些數據。在日本的汽車市場中,從消費者的角度看,0.15-0.3L/100km的區別,將大大降低其購買欲。從企業角度看,同類商品或是技術產品競爭區間,已經達到了0.15-0.3L/100km這個數量級。
最后,不知道你從“三菱油耗門”中,又從這個鄰國,也是汽車強國身上看到了什么?
本文作者邵博士曾留學于東京工業大學,新能源汽車方向,智電汽車聯合創始人,現國內大學任教。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4334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