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年銷售收入高達470億歐元的海外汽車零部件巨頭,如何看待全球新能源汽車投資熱?如何布局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為此,作者采訪了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玉東。
作者: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全球熱點。無論主管部門的政策扶持,還是融資上均對電動汽車項目開綠燈。5月9日,因電動汽車而聞名的比亞迪汽車回歸A股已經獲得證監會批準。但關于電動汽車投資過熱的反對之聲也很高。你們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陳玉東:我們還比較認可電動車,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后,電動汽車終歸會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但目前我們面臨一大問題,即電動汽車的非標準化。幾乎每個整車企業都在做自己的項目。其實,當電動汽車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時,不應該過度分散投資,不必每一個主機廠都去生產電機、電池,這樣無法實現規模效應。如果十個主機廠一塊做,其市場需求是幾萬臺,那么規模效應就比單一企業更大。
此外,如果每一個電動汽車項目都能真正地面向投產,而不是僅僅示范運營,那么電動汽車投資過熱的氣氛就會降下來。其實國內不少整車企業在電動汽車上做得相當不錯,比如說上海汽車、長安汽車。
作者:在新能源汽車上,博世集團有哪些投入?
陳玉東: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博世是研發投資最多的企業。我們在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的動力總成系統上均建立起齊全的產品線,包括電動汽車的電池、電機、底盤制動系統等。以電機領域為例,我們和戴姆勒合作,在歐洲研發和再生產純電動車用電機。我們正打算建立一家對半持股的合資企業,預計2011年上半年該達成協議,2012年將啟動聯合生產,相關電機將會用在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電動車上。隨后會向其他汽車生產企業銷售。
作者:中國主管部門有意提高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博世集團有無在華量產計劃?
陳玉東:博世集團有十項基本原則,其中六項關于國產化。我們已經率先量產了相關核心零部件。2010年,我們在合資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內建立了電力驅動業務部,成功啟動了兩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先行項目,這將推動混合動力與電動車技術關鍵零部件 2012年國產;2013年裝配有博世技術的新能源車將在中國實現量產。
( 編輯/邵陽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525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