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9月7日,在”2011動力電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北汽新能源總工程師廖越峰慷慨激昂地表示”未來的十年是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黃金時代”。
目前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如火如荼————日本一直處于前列,美國也不甘落后,而傳統汽車領域強勢的歐洲卻相對保守和不清晰。據廖越峰介紹,特別是德國因為過去幾十年在傳統汽車發動機上大量的投入還沒有回收回來。德國汽車行業曾發表聲明表示,在2025年前不會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因此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
國家投入力度強勁
面對百年不遇的歷史技術變革和機遇,我國從上世紀末開始即開始重視,國內有學者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是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此產業的發展已經上升到”兩彈一星”的高度,廖越峰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發揮游擊戰、運動戰的戰術,才能夠在幾代人的長期競爭中取得應有的地位。”
從我國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以來,國家推出的”十城千輛”項目,目前已經延伸到25個城市,并大力推廣私人購買,提供國家——當地政府——企業多級補貼政策,內部人員透露到明年年底將支持全國十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近些年,接近1500家新能源電池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出現;央企十六路諸侯形成;國家節能汽車規劃開始的版本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投入100億發展電動汽車。
由此看到,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不亞于此前在傳統汽車上的投入。用廖越峰的話講”這是國家的一場豪賭,國家用真金白銀砸開市場,通過補貼等方式人為制造市場缺口,新能源汽車屬于我們的時代已經到來。”
百家爭鳴 亂世需要英雄
他認為現在所處的形式正如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行業內也存在亂象百出,不定性因素多等特點。雖然目前國家支持力度明顯,但政策需要得到良好的應用,產業化也需要新的模式。因為企業不能長期靠補貼過活,從補貼如何過渡到真正的市場行為是重大挑戰。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混亂時期最重要的是人才,只有英雄才能掌握時代變化的趨勢,廖越峰舉例《過秦論》中秦國”振長策而馭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鼓勵與會的企業和專家要具備長遠的眼光和歷史責任感,才會創造出新能源汽車屬于我們的歷史。
( 編輯/張翠翠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翠翠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805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