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公布的世界500強排行名單中,共34家車輛與零部件行業上榜的企業,在所有行業中僅次于銀行業位居第二。但就收入而言,目前整個汽車行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上榜的34家企業在最新的統計中年實現總營收達到28660.5億美元,相比前一年而言,絕大部分車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排名以及利潤下滑情況,應對車市寒冬還將是一場持久戰。
當下車市寒冬的勢潮幾乎席卷全球,由于銷量的下滑,各車輛及零部件公司裁員的資訊時有發生。進入到2019年,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車輛與零部件企業裁員超過16起,其中,戴姆勒將裁員1萬人,通用計劃裁員超過1.4萬人,日產也在7月24日宣布全球裁員1萬余人。
從戴姆勒公布的第二季度盈利情況來看,其營業收入為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5%,息稅前虧損15.6億歐元,而去年同期利潤為26億歐,出現9年來首次季度虧損。根據官方回應,造成上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高田氣囊在內的召回事件、奔馳柴油車涉及排放造假問題讓其虧損總計18.3億歐元。
日產汽車上季度銷售額同比減少12.7%,凈利潤也出現同比暴跌超九成,凈利潤僅64億日元(約合6000萬美元。銷量方面,除在中國市場中有小幅增長以外,在日本本土、美國、歐洲等主要市場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下半年,日產汽車公司將被迫調整經營戰略,實施大規模裁員、減產并停產一些無利潤品牌產品。
福特公司在第二季度利潤急劇下滑,暴跌86%,至1.48億美元,原因可能是福特汽車正在進行的全球重組計劃花費了過多費用,并對高銷量的多用途車進行了高成本的更新。
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收入達280.5億歐元,同比下降6.4%。同時,其上半年營業利潤率為5.9%,從去年同期的19.14億歐元下滑至16.54億歐元。雷諾集團指出,下滑原因主要源自市場銷量下降、經銷商去庫存、歐洲市場對柴油發動機需求下降、貨幣貶值等多種因素。
除此之外,沃爾沃發布了利潤預警和成本削減計劃;寶馬也稱其2019年盈利將遠低于2018年的水平,因此將進行一項120億歐元的成本節約計劃。另外,PSA、沃爾沃也在加速成本削減。
在中國市場,這種情況同樣嚴重,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紛紛出現了欠薪潮、裁員潮,甚至有部分車企需要保殼賣房的悲劇,而在造車新勢力中,2019年裁員和欠薪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明年正常運營的造車新勢力,可能不超過10家。
一直在中國穩居銷量王位置的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也遭遇到了市場沖擊,首先是二季度整車銷量下滑3.23%,在全球則保持了1.8%的正增長,此前作為銷量主力的中國地區,卻在今年拖了全球市場的腿。
不僅外資企業在中國盈利下降,幾大主流自主品牌凈利潤也出現不同幅度下滑。就吉利來說,從18年底開始其銷量開始出現持續負增長,利潤也明顯下跌,今年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的66.7億減少了40%左右;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13.8億元,凈利潤為15.7億元,同比下降57.8%;長安汽車是中國企業中少數出現虧損的企業,根據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預計虧損19億元至2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凈利潤下降218.04%-261.53%,這也是長安汽車上市以來首次在半年報中出現預虧。
部分造車新勢力企業也經歷了核心人員的離職、資金遇難等一系列問題。經證實,7月初蔚來汽車的軟件發展副總裁莊莉和英國區董事總經理安格利卡?索迪亞(Angelika Sodian)均已經離職,同時過去幾個月也大幅削減了美國的員工數量;與此同時,拜騰如今也面臨著著裁員的處境,前期涉及的人員包括上海銷售公司以及美國的幾個小組,接下來南京工廠和上海Global部門也可能將被波及。另外,拜騰在資金方面也遭遇了困境,拜騰尚有3.1億款項逾期未支付,且其C輪融資遲遲未落地;
近期中汽協也下調了2019年銷量預期,將年初制定的與去年持平的預期銷量將至下滑5%,預計全年銷售汽車2668萬輛。此外,德國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Automotive Research,CAR)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汽車市場即將遭受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打擊,2019年全球銷量將暴跌400多萬輛,而且這種下降趨勢將持續四年以上。
面對經濟低迷和市場的不確定性,車企無論是在制定銷量預期還是盈利目標上都要更加的合理、謹慎,這樣才能做到合理利用資源,讓資源價值最大化。
來源:網通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96313
以上內容轉載自網通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