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電動汽車補貼的1%用來支持甲醇汽車發展,甲醇汽車一定會迎來跨越式的進步。”
10月11日,在重慶舉辦的國際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應用大會上,原中國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的一席話引得全場雷鳴般掌聲。
原中國機械工業部部長 何光遠
以純電動車型為主力的新能源汽車已在我國大力推廣十年有余,相對而言,甲醇汽車極為“小眾”。盡管早在2004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已明確支持鼓勵汽車生產企業生產醇燃料等新興燃料汽車。但時至今日,甲醇汽車也僅在山西、陜西、上海、貴州和甘肅等部分城市進行試點和推廣應用。
何光遠老先生曾表示自己是關注甲醇汽車與甲醇經濟發展的發燒友,一直不遺余力推動甲醇汽車發展。為表彰其卓越貢獻,美國南加州大學洛克研究所和全球甲醇協會在2017年授予何老先生“喬治·奧拉甲醇經濟終身成就獎”。
同樣作為甲醇汽車的積極推進者,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何老先生一道,在同年獲得“喬治·奧拉甲醇經濟杰出貢獻獎”。
喬治·奧拉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有機化學家,其參與創作的《跨越油氣時代:甲醇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李書福及吉利汽車對于甲醇汽車的戰略決策。
甲醇商用車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實業、一個實業行業不能沒有自主、自主不能沒有研發,包括完全屬于自己核心的技術。”10月11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吉利商用車集團副總經理林嘯虎先生如是說。
吉利商用車集團副總經理 林嘯虎
作為吉利控股集團五大子公司之一的吉利商用車集團,業務聚焦于新能源商用車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領域,旗下擁有遠程商用車和倫敦電動車品牌。
2005年開始,吉利集團便積極投身甲醇整車技術的研發,同時承擔國家科研課題項目,先后突破了包括材料適應性、燃料適應性、磨損腐蝕、潤滑技術、電噴集成控制技術、排放技術、發動機技術、整車開發/產業化技術等多項關鍵難點,多款車型通過國家準入資格,擁有多項核心專利技術。
2013年,工信部甲醇汽車試點運行項目正式啟動。
在山西、陜西、上海、甘肅和貴州5省10市,總計投放1024輛甲醇汽車試點應用,其中吉利汽車投放908輛,占試點車輛總數88.67%;截止2019年8月,吉利已累計向市場投放甲醇汽車近20000輛。
關于M100甲醇汽車的研發,吉利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甲醇燃料乘用車和甲醇燃料商用車開發齊頭并進。
今年4月26日,吉利商用車集團在四川南充生產基地宣布完全具有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的M100甲醇重卡下線并正式上市,宣告了甲醇重卡的市場化落地。
林嘯虎認為,商用車完全有可能成為甲醇汽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他表示,過去商用車都是零散零亂的個體經營,現在做城際快運的都是大的集團公司、大的物流公司。
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有“三定”:第一、商用車的任務是定的,今天出去是干什么,一定是非常清楚的;第二、路線定,到哪兒去是定了的;第三、里程定。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很大程度解決甲醇燃料的加注輸送問題。
有技術、有車,能解決國家對于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充分利用我國得天獨厚的煤資源,甲醇汽車命運生而不凡,但推廣甲醇汽車,便是推動國家能源結構的變革以及能源輸送儲存方式的變革,吉利以一企業之力推動,挑戰很大。
但若能在追求“多拉快跑”的商用車領域保證下游消費者利益,甲醇汽車的發展無疑會迎來重大突破。畢竟如果甲醇的價格維持在2500元/噸以下水平,甲醇重卡要比普通的柴油車便宜至少20%。
能源多元化融合發展,百花齊放百家齊鳴
今年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因地制宜,統籌協調。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資源稟賦,宜醇則醇,促進能源多元化。做好甲醇汽車應用與煤炭等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統籌協調,培育新動能。”
這一點來看,吉利顯然與八部委不謀而合。
林嘯虎稱,“現在在推藍天保衛戰、推各種各樣的新能源,但是不是已經完全匹配了我們現在的經濟實力,尤其是匹配了所有省市的經濟實力?比如說純電動,與深圳的經濟實力相匹配沒有問題,但是和太原一定匹配嗎?和鄂爾多斯一定匹配嗎?”
中國地大物博,區域差異性明顯,完全使用一種能源或者一種清潔能源顯然并不符合國情。在煤炭富集地區用甲醇、天然氣豐富地方用氣,純電動新能源可能并不適合有些地區和有些應用場景,針對區域性差異,推廣不同類型的清潔能源自然為明智之舉。
另外從車輛類型角度而言,乘用車和商用車有所不同。
乘用車更加注重包括動力駕駛外觀等因素,而商用車很簡單,就是強調多拉快跑。”從這個角度來說,傳統技術并不能夠一朝被斷崖式取代,可能還會延續更長的時間。”
林嘯虎在專訪中表示,吉利既保留了傳統內燃機所有的先進技術,同時在能源的種類上做了革命,能夠結合中國的國情來發展中國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
吉利認為,在整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任何一種能源方式不可能覆蓋所有的車型和所有的應用場景。
風口已來?
10月11日,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修改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將第四條第三款修改為:“本辦法所稱傳統能源乘用車,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車以外的,能夠燃用汽油、柴油、氣體燃料或者醇醚燃料等的乘用車(含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乘用車)。”
而這也意味著,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車將正式被納入“雙積分”考核范疇之中。
眾所周知,“雙積分”政策是國家鼓勵節能減排的重要政策,實施以來一直是車企發展節能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參考標準。將醇醚汽車納入考核范疇,體現出國家在車用燃料多元化融合的重要考量。這也是自今年3月份國家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之后,甲醇汽車行業迎來的又一重大利好,無疑會對行業產生促進作用。
在吉利商用車林嘯虎看來,甲醇汽車的風口已來,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醇廠、物流公司來尋求合作和線路試點。另一方面,如今在貴陽、西安等地,單純的加油站建設不被批準,而把傳統加油站和甲醇加注站放在一起建設,則會被允許建設。
成熟的產品和技術足以打消消費者對甲醇汽車安全性的疑慮,甲醇產業帶來的高速發展以及甲醇經濟的廣闊前景也在呼吁甲醇汽車市場化。
相關國家政策的出臺對于真正實現甲醇汽車市場化意義重大,但在吉利商用車總裁周建群看來,真正市場化的實現依然存在兩大難點:其一、對于甲醇燃料價格的監管。甲醇作為化工原料,有自己的供求機制,幾乎完全按市場需求變化,存在高峰和低谷的價格差異大、成本控制相對困難的特點。目前我國甲醇大部分由煤炭制成,受煤炭價格影響波動較大。同時,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核算,甲醇燃料的價格應控制在2000元以內以確保甲醇汽車的經濟性;
其二、甲醇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甲醇的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加注站、甲醇供應和輸運等多方面的協同以及大規模的前期鋪設。
吉利商用車集團總裁 周建群
2015年,吉利8000萬美元戰略入股冰島碳循環公司,冰島總統在接見李書福時贊嘆其在做“一件拯救全人類的事情”,這件事情必須經由更有力的國家政策的引導才能取得跨越式發展。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吉利集團將繼續堅持甲醇汽車推廣、走甲醇能源技術路線,助力能源界的后起之秀,甲醇將成為跨越油氣時代的重要力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085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