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副總裁吳新宙
軟硬件一體化實力一直是新造車廠商們強調的差異化優勢。1024程序員日,帶有明顯“程序員”基因的小鵬汽車也選擇在這一天展示智能技術階段性成果。
兩位負責小鵬汽車智能化業務的副總裁主導了本次技術分享日活動。
一位是2016年加入小鵬汽車、出任副總裁的紀宇。他負責小鵬汽車互聯網中心、客戶服務與運營中心相關工作,是小鵬汽車智能化的主要產品設計者。
另一位是剛剛加入小鵬汽車一年的吳新宙。2018年,在高通自動駕駛擔任負責人的吳新宙加入小鵬汽車,擔任副總裁、自動駕駛中心負責人,開始全面負責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美國及國內的整車技術路線規劃、業務及團隊管理。
兩人分別介紹了小鵬汽車現階段在汽車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團隊架構、理念及技術路線。
此外,當日,小鵬汽車正式發布首份 “數說智能汽車——小鵬汽車智能化運營報告”,全面解讀智能汽車概念及購買人群的屬性,并基于功能的應用形成了能夠展示小鵬智能能力的用車數據報告。
鈦媒體注意到,該運營報告不但顯示了小鵬汽車整車OTA升級迭代的成績,還詳細報告了自動泊車、ACC等功能的使用頻率。
鈦媒體摘選幾項重要運營數據如下:小鵬汽車整車OTA升級達6次,更新55項新增功能,實現1638項功能優化;
自動泊車月使用率達到70.4%,月使用次數達3.2萬次,月節省時間長達261.4小時。自動泊車場景覆蓋已從62%提升至80%;
ACC自適應巡航月使用率達81.3%,月駕駛里程67.8萬公里,月駕駛時長1.2萬小時;
LCC(車道居中控制)月使用率48.1%,月駕駛歷程53.7萬公里,月駕駛市場6959小時;
AI助手小P累計被喚醒620.9萬次。使用支持多張人臉登陸及啟動的face ID系統超過95%。
本次技術日活動,紀宇和吳新宙也公開介紹了小鵬汽車互聯網團隊及自動駕駛團隊人員構成,其中數位都是被剛剛挖到小鵬汽車的技術大牛。
小鵬汽車互聯網團隊主要分為北上廣三個團隊。
廣州團隊,負責大數據平計算、互聯網云平臺、技術中臺、OTA,負責人為黃榮海,他曾任阿里巴巴研發總監;
上海團隊主要負責地圖導航、車載系統及應用生態,負責人劉凡凡曾在車載導航供應商泰為任職;負責車載系統產品、用戶體驗設計的劉毅林,曾為斑馬網絡高級設計專家;
北京團隊負責人工智能、感知融合交互與語音,負責人為趙恒藝,曾為樂視語音CEO、思必馳副總裁。
吳新宙也在現場介紹了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團隊。
鑒于吳新宙本人也才剛剛加入小鵬汽車1年,該團隊可以說剛剛成型,但技術實力不容小覷。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團隊分布在中美兩個國家、五個城市(北上廣、硅谷、圣地亞哥),人數已經從去年的200多人增長到320人。
中國團隊分北上廣三大團隊。
其中,北京團隊主要負責小鵬汽車AI視覺感知,負責人為小鵬汽車首席科學家郭彥東,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研究員。
上海團隊主要負責高精度地圖及SLAM,負責人為高炳濤,他是原宜高美(Ygomi)研發負責人。
廣州團隊主要負責整車集成、規劃及控制、大數據等工作。團隊leader為小鵬汽車10號員工肖志光,他同時也是小鵬汽車第一代自動駕駛量產的主導者;林一樹為大數據團隊負責人,他曾是LinkedIn技術負責人。
美國團隊分硅谷團隊及圣地亞哥團隊,主要負責人皆來自高通、三星、Drive.ai等公司。
其中,硅谷團隊負責感知、行為規范的研發。原Dirve ai聯合創始人王弢在兩三個月前加入小鵬,負責北美視覺感覺團隊;原百度Apollo成員李力耘則負責自動駕駛行為規范。
圣地亞哥研發團隊負責傳感器融合及高精定位。北美公司COO兼硬件架構負責人為原高通自動駕駛芯片負責人、多媒體R&D負責人Benny Katibian。軟件總負責人為原高通CR&D軟件總監 Parixit Aghera。自動駕駛定位技術負責人為原三星SLAM負責人Vignesh Sethuraman。
在中美分工上,中國團隊將更多與供應商、整車、測試等環節對接,負責技術落地;美國團隊負責將感知等技術深化。
吳新宙在群訪中說道,“打一個比方,現在小鵬的中國團隊是主板,美國團隊是插件,最后集成調試是由中美團隊共同完成。目前運行狀況也是比較好的。”
而在中美團隊如何配合這一問題上,吳新宙表示,他在高通時就負責多國合作團隊,此外,小鵬汽車強調一個團隊、同一Leader、任務分工都一致,盡量讓中美團隊保持步調一致。“絕對不能出現中國做L2,美國做L3的情況。”
從差異化來講,無論是做第三代互聯網汽車也好還是自動駕駛也好,小鵬汽車都強調了研發本土化的重要性,小鵬汽車本土化的解決方案,將主要解決道路環境、交通環境、駕駛人習慣三大問題。
“小鵬汽車一定是以中國場景,中國用戶為根本,這是我們主要的差異化來源。”吳新宙與紀宇不止一次在活動中提及本土化的重要性。
吳新宙介紹,小鵬汽車自研突破L2級“自動駕駛輔助”架構,是國內首批采用“自動駕駛架構”的量產產品,此外,擁有國內唯一能夠實現端到端?研能?并量產產品的XPILOT3.0。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擁有區別于其他傳統廠商端到端全閉環自主研發優勢,擁有感知、定位、規劃、決策的核心算法研發能力。同時,小鵬汽車已建立了車端、云端的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可以實現基于實際數據的算法快速迭代,通過OTA給用戶不斷增強的自動駕駛能力,持續優化自動駕駛方式。當前行業已量產的只有特斯拉與小鵬汽車兩家企業。”
小鵬汽車也在本次技術分享日上給出明確的量產交付時間及城市場景自動駕駛時間。
其中,階段一、階段二已經實現,小鵬G3已擁有XPILOT 2.5自動駕駛輔助能力。
階段一:2018,XPILOT 2.0正式產品化落地。自主研發的自適應巡航系統實現量產;端到端自研實現數據閉環的自動泊車系統量產。
階段二: 2019,XPILOT 2.5支持自動變道輔助。輔助駕駛能力從單車道向多車道邁進;首次實現遙控泊車的量產。
階段三: 2020,XPILOT 3.0第三級自動駕駛釋放。高速自動駕駛實現量產;全自研360度感知能力量產;基于AI的智能座艙量產。
階段四: 2021,XPILOT 3.5全場景第三級高速自動駕駛。實現高速自動駕駛能力的全閉環;基于停車場(代客)自主泊車量產。
階段五:2022,XPILOT 4.0面向城市的自動駕駛能力釋放。提升城市行車效率&解決城市行車安全痛點。通過OTA實現XPILOT 3.0向XPILOT 4.0迭代
階段六:2024+,XPILOT X局部的全自動駕駛能力釋放。
小鵬汽車也在現場宣布,能支持升級到XPILOT 4.0的智能硬件基礎及多項智能功能將在明年第二季度上市的小鵬P7上率先落地。
這些功能包括小鵬汽車剛剛發布的IFAA金融安全技術級數字鑰匙等。此外,小米NFC鑰匙、阿里巴巴小程序生態也將率先落地小鵬P7智能車機系統。
而針對老用戶,紀宇也在群訪中表示,正在探索更多老車型升級方式,不排除娛樂、自動駕駛硬件升級等更換策略。
來源:鈦媒體
作者:趙宇航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1836
以上內容轉載自鈦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