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9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
在此背景下,車企營收凈利潤也出現了普遍下滑的趨勢,但是北汽藍谷、比亞迪、江淮汽車卻逆勢增長,又是為何?
營收方面,13家上市車企中只有三家企業出現增長情況,北汽藍谷營收增幅達78.64%,比亞迪、江淮汽車營收同比微增。
北汽藍谷:營收增幅78.64% EU5貢獻近70%
前三季度中,營收增長勢頭最猛的還是北汽藍谷,作為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新能源”)借殼上市的企業,該上市公司汽車生產銷售主要由北汽集團旗下子公司北京汽車(01958.HK)和北京新能源合作完成。
本報告期內,北汽藍谷營收增長幅度為78.64%,主要增長原因是2019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0.45%至9.83萬輛。
而增長車型中,EU5貢獻了較大銷量。根據乘聯會公開數據顯示, EU5憑借前三季度67750輛的累計銷量為北汽藍谷貢獻了68.66%的營收。
此外,據統計,目前北汽藍谷A0級以上車型占比80%,平均售價12萬元以上。北汽藍谷總經理馬仿列表示,公司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營收增長。
雖然增長勢頭較好,但是按照這種情況,要實現徐和誼制定的22萬的銷量目標似乎是很有難度。
整體來看,除了第三季度,北汽藍谷各月銷量不是特別穩定。
比亞迪:純電動車和手機業務推動營收增長
雖然業績增長了5.44%,但是相比于去年,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汽車整體銷量比上年卻下滑了4.49%,合計銷量33.57萬臺。
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了34.31%,燃油車下降了31.22%。
比亞迪在年報中表示,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方面,預計公司核心戰略客戶的需求繼續改善,公司該業務將持續恢復。
這就意味著,可能前三季度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也是增長趨勢,加上純電動車乘用車的增長,可能就是前三季度比亞迪保持增勢的原因了。
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出,燃油車下降部分主要集中在轎車和MPV上。
不過比亞迪也表示,隨著宋 pro 等新車型銷量的穩步提升,預計第四季度燃油汽車業務將有所恢復。
江淮汽車:乘用車銷量全線下跌 凈利潤卻增長逾2.5倍
江淮汽車前三季度實現了2.36%的營收增幅,乘用車普遍下滑,其中MPV銷量下滑37.58%。
但是凈利潤方面,江淮汽車卻實現了253.93%的增長。
江淮汽車2018年同期凈利潤為-1.65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為2.55億,增加了4.2億凈利潤。而且今年較上年得到的政府補貼少了5.65億元。
增加的4.2億凈利潤到底從哪里來的?
據江淮汽車稱,報告期內公司主動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嚴格加強成本費用管控,從而提升主營業務盈利能力。
但是從四項費用來看,成本沒降反而增加了0.73%。
凈利潤提升不是來自成本控制,而是投資收益增加和損失縮減的結果。
其中投資收益主要來源于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所得稅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縮減共1.48億元。
除了江淮汽車,*ST海馬和一汽夏利也在整體上車企凈利潤下降的大背景下保持增長趨勢。
而*ST海馬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處置資產帶來的收益約1.5億元。
總結來看,寒冬背景下,車企要逆勢突圍,要么打造爆款車型,要么有強項業務或輔助業務支撐,實在不行只能變賣資產來續命了。
來源: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250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