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找新的利潤空間和擺脫市場低迷時垂死掙扎的窘境,車廠選擇打造出行平臺,反哺主業,拓展新的業績來源。
吉利作為擁有較大市場份額的中國自主車企,也在這波出行平臺中有所行動。
出行市場為吉利消化27.64%的帝豪銷量
根據保險數據,2019年1-8月吉利在出行租賃領域一共投放車輛45601臺,占吉利前八個月總銷量的5.40%。
整體來看,出行市場對消化存量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從地域分布上來看,吉利用于租賃的車輛主要在陜西、廣東、貴州、四川、重慶等省份,并且主要投放在省會城市。
從動力類型來看,吉利投放市場的主要為純電動車型和甲醇汽車,主力車型為帝豪。
但是從車型分布上來看,帝豪系列車型占據著吉利出行市場82.46%的份額,出行市場上的帝豪為吉利在1-8月消化了27.64%的銷量,主要以純電動和甲醇動力帝豪車為主。
出行市場除了給帝豪帶來福利,甲醇汽車也是出行市場中的寵兒。
甲醇汽車進入出行市場 或將成為吉利新的業績增長點
根據西安城建集團此前規劃,2019年底前,兩家下屬子公司將采購購吉利甲醇汽車3104輛、比亞迪純電動車1679輛,總采購價款5.02億元,西安市區還規劃甲醇汽車合計10300輛。
目前,吉利已經在西安市場投放了7818輛甲醇汽車,占據了75.90%的市場。此外還有寶雞和漢中投放的598輛甲醇汽車。
除了西安,吉利投放的甲醇汽車另一個重點區域在貴陽,都是我國較早并且力度較大推行甲醇汽車的城市。
作為甲醇汽車推廣重點區域,截至10月份,貴陽全市投入運行的甲醇出租車已達8500輛,吉利在該省投放甲醇汽車5257輛,占比61.84%。
貴陽甲醇汽車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預計到2019年年底全市投入運營的甲醇汽車將達10000輛左右,吉利可能會在該動力類型的車上再次發一波力。
在甲醇商用車方面,目前吉利在四川南充生產基地M100甲醇重卡下線并正式上市,日前與山東國資委間接持股公司濰柴動力(000338)就推動甲醇商用車市場化和產業化達成合作,山東可能也會成為吉利商用車又一新的業績增長點。
隨著國家政策的號召和鼓勵,甲醇汽車成為車企獲得雙積分的又一個通道,吉利對該市場的靈敏度和進入速度,很顯然已經為其搶占該市場奠定了部分基礎,對于車企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業績增長點。
盈虧平衡都難 吉利為何還要砸錢造出行平臺
據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金良介紹,運營到10月為止,曹操出行已經進入了50座城市,有42000輛純電動車。
但即便如此,就連滴滴這樣的出行平臺,6年都能虧損390億,吉利出行平臺的損失可想而知。
據NE時代測算,曹操專車業務每年的成本高達53.26億/年,收支差為18.68億元,而這還不包括車輛運營費用。
除了曹操出行,吉利還牽手戴姆勒推出高端網約車品牌——耀出行,2019年年底正式投入運營。初期投入運營車型將采用梅賽德斯-奔馳品牌S級、E級、V級等豪華車型,未來還將引入梅賽德斯-邁巴赫以及吉利旗下的高端純電動車型等。
戴姆勒此前運營的平臺“car2go”為分時租賃汽車共享平臺,但是并未在中國市場上運營下去,所以吉利染指分時租賃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打造一個高端出行平臺,最大的可能性是消化自由存量和吸引更多高端車入駐。
據滴滴出行業務顯示,上線的豪華車起步價為35元,費用是滴滴快車的近三倍。如果是按照這種思路來看,吉利打造高端車出行平臺,溢價效果可能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但是,就像劉金良所言,做出行平臺最終目的是為了轉型出行服務商,所以需要為平臺打造完整的生態鏈,積累大數據發展無人駕駛等等。因此曹操出行平臺逐漸推出涵蓋“專車、公務、取送、旅游、購物、本地生活”等多個領域的服務,逐漸完善出行服務生態。
而在此之前,吉利能做的就是消化存量和延長資金鏈。
目前來看,消化存量的效果已經很明顯了,甲醇汽車和帝豪系列。
來源: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25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