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光束汽車項目宣布啟動當天,放下奠基儀式的鏟子還不到三個小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寶馬集團財務董事彼得博士(Dr. Nicolas Peter)等4人就作為合作雙方代表,出現在了新聞發布會的現場,開始接受媒體長槍短炮后的“靈魂拷問”。
氣氛有些微妙。素以敢說也敢做著稱的魏建軍,這一次卻顯得格外低調。曾經,說著“WEY品牌站在世界舞臺,敢于BBA爭鋒”的他,這一次面對BBA的“B”,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個“新兵”。“長城汽車雖然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但是我們依舊是汽車行業的新兵,可以說,寶馬集團是我們的前輩和老師。”
直到被問到長城與寶馬的合資有什么獨特之處時,說出“自由戀愛”四個字,才讓人們感嘆,這依舊是那個狼性十足的魏建軍。
不是直接拿對方產品,以創新模式共同研發
一段穩定的戀愛關系,注定是從平等開始的,所謂“門當戶對”,也正是這個道理。看慣了太多美其名曰為“合作”,實則是代工生產的簽約,真正的平等就顯得彌足珍貴。而在這場新聞發布會之中,雙方似乎也一直在強調這個重點:民族的長城并不輸給中國的車企,更不輸給世界的寶馬。
“合資沒有民營和國有之分,合資就是找到雙方最有價值的資源來進行充分整合,實現優勢互補,達成雙方共贏,只要有一個好的目標和結果,就不應限制民營、國有亦或是其它投資主體。”當所有人都將這次合作視為開啟民營企業的“高光時刻”之時,魏建軍卻表現的格外淡定。在這的短短一句話中,他提到了兩次“出身問題”,頗有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架勢。
長城汽車董事長 魏建軍
的確,如今已經20歲的長城汽車,是真正依靠著自己的雙腿,一步步從保定走向全國,又從全國走向了世界。
仔細翻閱近年來長城汽車的履歷表,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它所獲得的成績完全不在國企之下。
憑借著長城皮卡和哈弗兩大品牌,在皮卡和SUV領域,長城有著絕對的領先地位。而在“2017年全球SUV品牌價值排名”中,哈弗品牌躍居世界第四——在路虎、豐田和寶馬之后,一度超越了福特、奧迪和本田。
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在日本、韓國、印度、奧地利、德國、美國等建立了研發中心,5個海外KD組裝廠,以及在俄羅斯的首個四大全工藝獨資制造工廠。
此時的長城已經不輸任何一家國有企業。而在中國市場所獲得的成績,顯然也讓長城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寶馬面前有了平等的底氣。“我們是本著創新的模式共同研發,而不是直接拿對方的產品生產,以此進行優勢互補。”
“優勢互補”,是整場新聞發布會中,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
“我們采用50:50的方式進行合資和合作,最重要的是可以實現互補,通過雙方優勢資源開發和制造產品。”當被問到為何沒有采用獨資或是其他股比形式再次入住中國市場時,彼得博士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我們認為50:50的合資架構完美契合我們這一合資的目的,同時這也是一種創新的合作方式,在汽車行業之內我們還未看到哪家合資企業采取了類似的架構。”
寶馬集團財務董事 彼得博士(Dr. Nicolas Peter)
而隨后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則對雙方的優勢做出了進一步闡釋:“長城汽車對整個汽車價值鏈有深入的了解,有成功的增長經驗,同時也有非常高效的生產和制造流程。我們想結合雙方的國際客戶資源、對法律法規的了解,以及電動數字化等新技術的創新,實現更好的發展前景。”
寶馬集團研發董事 傅樂希(Klaus Fr?hlich)
一個希望“走出去”,一個更想“走進來”
在這場“戀愛”關系中,長城和寶馬顯然實現了很多人羨慕的模樣:愛得深切,卻又沒丟了自我。
事實上,從現場的發言中可以得知,光束汽車對于長城和寶馬的意義并不盡相同。對于長城而言,光束汽車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要“走出去”。魏建軍表示,“光束汽車合資的目的和意義就是全球化,它未來的產品不僅要提供中國市場,還要出口到全球市場。”
而對于寶馬而言,光束汽車的意義則是“走進來”。“中國市場是最大的市場,而且也是高度城市化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MINI品牌具有巨大的潛力。”對此,傅樂希也坦誠地表示,“但是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本地化和發展新能源是前提。”
帶著不同使命與目的走到一起的二者,在合作的細節方面也保持著獨特之處。
“我們的合資企業不會單獨再去建立新的銷售渠道,產品的銷售會通過雙方股東既有的經銷商渠道。”在那些大大小小合資公司的銷售網點襯托下,長城與寶馬的首次合作便達成了一次“互不干涉”的創新。對此,長城汽車高級副總裁、光束汽車董事長趙國慶解釋,“這樣的方式也將促使光束汽車更加專注于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及核心價值。”
長城汽車高級副總裁、光束汽車董事長 趙國慶
而對于外界更為關心的“公司誰做主”的問題上,光束汽車的解決方法則頗有幾分中國特色——管理委員會。“光束汽車將由6人組成董事會來管理。董事長是由長城汽車任命,副董事長由寶馬集團來任命。趙國慶介紹,6位董事成員的選任也是“各盡其用”,“比如首席技術官,來自于寶馬集團,負責合資公司的研發事務,而負責生產技術和生產流程的首席運營官就由長城汽車來提名。”
不僅是銷售和管理,連光束汽車目前已知的主打產品MINI,長城和寶馬都給予了它絕對的自由,以保證其純正的“英倫風”血統。對生產國產化會不會導致產品國產化的問題,彼得博士堅決地否認了。“寶馬集團擁有百年以上的管理豪華車、豪華品牌的經驗。我們已經將品牌管理植入了寶馬集團的基因本身。”
隨后,傅樂希進一步補充道:“我們希望借此機會能夠進一步地開拓MINI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另外也可以通過與長城汽車合作,來學習如何讓我們的小車一方面保持它的豪華特性,同時又能實現合適的價格。”
親民的MINI值得期待
既是取長,自然補短。如果說長城與寶馬的現在已經讓人羨慕,那么它們對于未來的期許,則更是讓人看到了“愛情”最好的樣子——風雨之中,攜手共進。
選擇在當下正式啟動光束汽車項目,在外界看來,其實并不是一個好時機。
首先,經濟下行,汽車銷量不斷下滑。進入2019年,國內汽車銷量可謂是“跌跌不休”。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0月,中國乘用車銷量為184.3萬輛,同比下滑5.7%;而放眼1-10月份,乘用車累計銷量僅為1662.6萬輛,同比下降8.3%。
在寒冬里的并不只有中國。據惠譽國際評級收集的數據,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預計將下降約310萬輛,將比2008年金融危機出現的降幅還要猛烈。全球乘用車銷量從2017年的8180萬輛下降至2018年的8060萬輛,這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下滑。而2019年全球新車銷量可能會再下降4%,至7750萬輛左右。
而在這之中,進入補貼后時代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出現了斷崖式下滑。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6.3萬輛,同比下降率高達46%。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肉變少了,但狼還是很多。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平臺統計,截至到2019年3月國家平臺累計注冊新能源整車企業達到了635家,成功注冊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有486家,通過“平臺符合性檢測”的新能源整車企業有450家,通過“車輛符合性檢測”的車型多達5827個。
然而,在這些企業的“虎視眈眈”之下,長城與寶馬對于光束汽車的未來卻充滿了希望。
“新能源市場是一個很漫長的賽道,在看清方向的前提下,實際上我們并不是后來者。”魏建軍首先表態,“實際上寶馬集團有很好的電動車基礎,長城汽車深度布局新能源方面也已經有5年的時間。雙方在新能源方面都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我們相信一定可以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具競爭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傅樂希也表明,“好的產品以及好的品牌總是能夠勝出”。“在新能源方面,市場還處于龐大市場的發展初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我們不僅僅推出一款新的MINI產品,而是能夠提供非常親民的價位,能夠讓我們的用戶用得上、用得起。”
至于光束汽車的第一款產品,趙國慶則賣了個關子:“我們股東雙方也都是非常務實的企業,都崇尚多干少說。今后,我們會在合適的時間再進行進一步地溝通,也請大家相信,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在研發和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去追求高標準,也一定不會辜負雙方股東以及廣大消費者對我們的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486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