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雙方而言,此次股權變動既是自救也是出路。
今年1月,雷丁汽車通過重組收購野馬,宣布正式踏入造車企業大軍當中。繼雷丁汽車之后,又一家低速電動車企業將通過并購入主乘用車領域。
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了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公告顯示,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吉林)增資項目已成交,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寶雅新能源)以15億元獲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權。此次增資擴股后,一汽集團對一汽吉林的股權由100%稀釋至29.50%。
今年10月,一汽吉林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的方案便顯示,一汽吉林擬募資金額15億元,增資完成后,原股東的持股比例為30%左右,新增股東的持股比例為70%左右。而接盤的寶雅新能源剛好符合一汽吉林方面對投資方給出的資格條件,其中包括:
·投資方實繳注冊資本不少于人民幣2億元
·投資方須具備整車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經驗不少于5年
·投資方須擁有華東、華中萬輛以上銷售業績和用戶基礎
·具有出口經驗,且擁有累計出口過千輛的營銷業績者優先
公開資料顯示,寶雅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金2.37億元,主要產品涵蓋電動汽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特種電動車4個系列30多種產品。一方面,通過此次入股一汽吉林,寶雅新能源能夠獲得燃油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同時整合資源,以及在品牌、產品方面尋求結合。
另一方面,在監管日益嚴格的情況下,低速電動車企尋求轉型的有效方式便是收購傳統車企。其實,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低速電動車企一直處于邊緣地帶,安全性和規范性得不到認同。近幾年,低速電動車企期望得到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放開對低速電動車的限制,進而轉正。但事實上,國家對于電動車行業的導向非常明確,支持先進技術,搶占全球行業制高點。低速電動車作為“低端化”的代表,必然不符合發展方向。
實際上,去年8月份,在由國資委下發的《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中,一汽吉林也在其列。今年12月初,長安新能源和奇瑞汽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繼落下帷幕。而在長安和奇瑞混改之前,國內包括北汽、東風等國有汽車集團也已陸續試水混改。
官網資料顯示,2004年1月起,一汽吉林輕型車廠正式登記注冊為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成為中國一汽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具備乘、商用車新能源生產資質,擁有兩個生產廠區。
目前,一汽吉林在售車型有森雅R7、R9和R7EV400三款乘用車,包括佳寶V77、V75、V80以及解放T80、T90在內的多款商用車。從車型數量來看,一汽吉利不占劣勢,但是其銷量數據并不樂觀。公開數據顯示,一汽吉林2018年銷量同比下滑52%至27314輛;2019年以來,一汽吉林則鮮少對外公布銷量。
掛牌方案中的財務數據顯示,自2016年來,一汽吉林已連續三年虧損,虧損額共計30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5.11億元,資產總額為30億元,負債33.58億元,已焦頭爛額。
除了經營狀況不佳需要借助混改“回血”以外,這也是內部環境倒逼。
今年7月,一汽集團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中披露了未來3年(2020-2022年)的“三大行動”計劃。這三大行動包括以自主品牌、核心關鍵技術和新興業務為主的“龍騰行動”;以合資合作2.0為主的“虎躍行動”和包含“零部件、物流等業務”的“飛馬行動”。其中,“龍騰行動”涉及紅旗、奔騰以及解放三個自主品牌,但是同樣作為一汽自主品牌的一汽吉林卻 “不配擁有姓名”。
此后,一汽吉林將會進行什么規劃,余下的約30%股權是否會全部轉讓,這將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而對寶雅新能源來說,如何撕掉“低速電動車”標簽,實現轉型是其接下來需要面臨的考驗。
來源:每日汽車
作者:孫莉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06997
以上內容轉載自每日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