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多年之后,松下開始從和特斯拉合建的超級電池工廠中獲利,但能否長期維持還有待觀察。
松下2019年第四季度(即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銷售額191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16.7億元),同比下降8%;營業利潤100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9億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772億日元(49.2億元),同比增長29%。
總體來看,松下Q4總體營收有所下滑,但設法提高了盈利水平,從而使其凈利潤有所增長。其中,在汽車業務方面,松下的Q4汽車電池業務呈現以下現象:
1、圓柱電池銷售有所增長 但總體依然虧損
松下Q4鋰電池實現銷售額366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3.2億元),同比下降7%,營業利潤虧損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億元),該類別仍然沒有利潤。
松下表示,對于汽車而言,圓柱電池的銷售額和利潤均有所增長,但總體銷售額和利潤有所下降,這是由于汽車解決方案的銷售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場增長放緩,以及隨著高容量生產開始,方形電池相關的固定成本增加等因素。
松下表示,在汽車電池方面,整體銷售有所增長。圓柱電池的銷售增長受特斯拉在北美工廠擴大生產的投資效應的影響,超過了日本工廠的銷售下降和北美棱柱形電池的下滑。
2、21700銷售增長立功 合資工廠Q4整體盈利
松下宣布,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首次在特斯拉Gigafactory上獲得了鋰離子電池生產的季度利潤。
松下表示,主要原因是在特斯拉Gigafactory上增加了21700圓柱型電池在北美的銷售/產量。特斯拉的生產線現在不僅按月獲利,而且在整個2019年第四季度都可以獲利。
另一方面,用于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日本制造的圓柱形電池(18650型)繼續減少。同時也影響了北美方形電池的銷量。
北美工廠設法使第三季度整體扭虧為盈,超過了松下在第二季度業績公告中提到的在下半年每月實現盈利的目標。
數據顯示,特斯拉2019年Q4生產電動車10.49萬輛車,交付11.21萬輛車;汽車業務營收63.68億美金, 凈利潤為1.05億美元。
很顯然,特斯拉去年Q4季度生產交付和營收凈利雙雙實現增長,拉動松下汽車電池銷售額增長,從而實現Gigafactory的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3、遭遇LG/CATL挑戰 合資工廠持續盈利存疑
一直以來,松下都是特斯拉的獨家電池供應商。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特斯拉降成本需要,松下在特斯拉供應鏈中的地位出現了動搖。
松下首席財務官梅田弘一在一份收益簡報中談到電池生產時說:“隨著特斯拉迅速擴大生產,我們正在追趕。更高的產量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并消除損失。?他補充說,松下將把其資源集中在滿足對Model 3和Model Y的需求上。
但總體來看,松下與特斯拉在動力電池業務合作方面依然沒有實現盈利,這對松下在持續投資Gigafactory方面產生了極大的壓力。
2019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始投產,但在動力電池供應方面,雙方似乎出現了一些合作上的分歧。
去年11月22日,松下電器CEO津賀一宏表示,松下沒有計劃為特斯拉公司在中國建造一座新電池工廠。“是使用中國其他制造商的電池,還是從美國內華達州的1號超級工廠獲取電池,這取決于特斯拉。?
主要原因是松下對特斯拉在電池采購和價格方面表示不滿,目前松下依然難以從與特斯拉的電池合作業務中賺取利潤。
對于松下的“斷供?威脅,特斯拉也做出了應對措施。在保持與松下合作的基礎上,特斯拉正式宣布新增了LG化學和寧德時代兩家電池供應商,主要為其上海工廠供應電池。
當前,LG化學已經開始為特斯拉上海工廠供應電池。而寧德時代也與特斯拉正式簽署了供貨協議,供貨有效期限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這意味著松下與特斯拉的電池業務遭到了LG化學和寧德時代的挑戰,必然將對其汽車電池營收和凈利潤產生影響,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其電池業務虧損。而松下能否持續從Gigafactory中獲利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來源:高工鋰電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10503
以上內容轉載自高工鋰電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