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遭受到疫情的打擊,很多人因為未能復工或失業而笑稱,已經快要吃不起飯了,但當第一季度的銷量數據出爐時,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以奔馳為代表的一線豪華品牌受到的影響卻相對較小。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為367.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2.4%。其中,奔馳第一季度的銷量為13.9萬輛,同比下滑20.3%。雖然跑贏了大盤,但作為全球性車企巨頭,在今年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第一季度,奔馳及其母公司戴姆勒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由于疫情先后在中國和歐洲、美國蔓延,戴姆勒位于全球的工廠也相繼停工。從2月份北京工廠,到3月份歐洲工廠和美國阿拉巴馬州工廠,短則兩周、長則一個多月的停工時間,對公司的資金壓力產生巨大沖擊,再加之銷量在全球各市場均出現下滑,第一季度戴姆勒的營業利潤下降了近70%。
正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銘所言,“2020年的開篇無疑比想象中更具挑戰。”
領跑BBA全靠中國
中國對于奔馳而言,無疑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第一季度,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在全球的銷量為47.7萬輛,同比下滑14.9%。由于較早受到疫情沖擊,中國在第一季度的銷量僅為13.9萬輛,同比下滑20.3%,成為所有地區中下滑最大的市場。而即使是這樣,其第一季度在中國的銷量,仍然能占到總銷量的近三成。
事實上,雖然整體下滑率較大,但從每個月的具體銷量來看,奔馳仍然領跑BBA三強,尤其在疫情剛剛開始的1月份和最為嚴重的2月份。
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為172.1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0.4%。但奔馳卻沒有受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其中,北京奔馳1月份以銷量6.8萬輛,同比增長18.8%的成績,一舉超越了包括北京現代、一汽豐田等在內的很多合資車企,更是成為了乘聯會廠商TOP15榜單中唯一的豪華品牌。
而2月份,在狹義乘用車批發銷售量僅為22.18萬輛的情況下,奔馳2月份的銷量還是達到了1.1萬輛,雖然也出現了70.2%的下滑,但其仍然是當月唯一銷量過萬的豪華品牌。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奔馳在中國的提前復工。此前就曾有媒體報道,北京奔馳請求天津市政府特批其位于天津武清的19家供應商提早復工,雖然不知道這一請求在當時是否立即生效,但在多家企業都將復工日期推到2月17日的時候,奔馳在北京的工廠還是在2月10日就開了工。
同時,在2月初,奔馳銷售公司和奔馳金融公司便向全國600余家經銷商推出了商務支持舉措,涉及財務、展廳防疫及物資、市場營銷和員工培訓等各個領域,例如全面啟動線上培訓和調整銷售目標等。
于是,在線下經銷商與線上全覆蓋零接觸服務的配合下,奔馳還是艱難地挺了過來。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奔馳在中國的銷量也再次開始升溫。
戴姆勒生產管理董事會成員Markus Schaefer在接受訪問時就表示,中國結束冠狀病毒的封鎖后,其業務已經逐漸穩定,“僅在中國,3月份我們再次出售了約5萬輛汽車,這使我們充滿信心。”
或是國內首個恢復品牌
的確,從3月份的數據來看,奔馳的銷量已經“緩”過來了。3月份,北京奔馳的批發銷量超過5.1萬輛,同比下降率縮小至1.9%。這樣的成績不僅大大領先于銷量下滑近50%的大市場,更是將包括華晨寶馬在內的一眾豪華品牌甩在了身后。可以說,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奔馳將是第一個在中國真正實現恢復的品牌。
銷量的迅速回溫,得益于奔馳對實時變化市場的捕捉以及調整。例如,針對晚于全國其他地區復工復產近1個月的湖北地區,奔馳銷售公司在3月份推出了“袍澤同在,荊楚情深”的湖北市場專項支持項目,其中就包括取消湖北市場特殊時期的業務考核,提前支付部分獎金,提供營銷和培訓等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隨著全國疫情的穩定,奔馳還趁熱打鐵地在4月份推出了很多購車優惠政策。例如,對于購車用戶,奔馳推出了包括“零首付”在內的金融服務方案,對于湖北地區的購車用戶還特意推出了車輛霧化清潔等服務;在售后方面,提供免費空調系統清潔及車內霧化清潔等,同時針對一季度權益到期的湖北地區車主,延長保修權益五個月;針對政府指定新型冠狀病毒發熱及救治定點醫院員工以及其他行業的抗“疫”貢獻者,推出“醫者仁心,奔馳禮贊”購車三重禮,而對湖北地區的醫護人員將提供 “醫者仁心(湖北省加強版)”。
奔馳方面表示,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18款全新及改款車型,包括已于3月上市的新一代梅賽德斯-AMG GLC 43 4MATIC SUV和轎跑SUV,以及即將陸續上市的全新CLA和CLA Shooting Brake、全新GLE轎跑SUV、新一代E級車、梅賽德斯-邁巴赫GLS等車型。而在電動車方面,去年底登陸中國市場的全新GLB SUV、全新EQC純電SUV、全新騰勢X等也將作為今年的重點產品繼續推進。
相信隨著下半年大量產品的陸續上市,奔馳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或許能再次上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1515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