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韓聯社報道稱,LG化學將為現代起亞E-GMP平臺供應電池。
現代起亞目前為E-GMP平臺選了兩家供應商,一家是SK Innovation,2021年年底開始供貨,第二家就是LG化學,2022年開始供應,外媒預測三星SDI也可能會被選為供應商。
從車型規劃來看,E-GMP平臺主要是基于之前的小型和緊湊型純電動SUV<SUV演化來打造的純電平臺,主要規劃的車型包括B級、C級CUV車型,量產時間應該在2021下半年之后。
從外媒給出的訊息來看,現代起亞和LG化學的合作規模達數萬億韓元,按照現在的匯率換算過來最低也在50億人民幣以上的規模。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調研,2019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組平均價格為156美元/kWh,如果接下來三年按照1%-13%的區間幅度下跌的話,2022鋰電池價格組的區間在102-151美元/kWh。
目前中國市場上,中型、中大型SUV帶電量幾乎都在50-95KWh這個區間,如果2022年鋰電池組價格的區間在102-151美元/kWh之間,取中間值的話,LG化學至少要為現代起亞提供8萬輛左右汽車的電池。
就現代起亞2019年8.7萬輛純電動汽車銷量來看,LG化學供應的這個量算是比較合理的。但是這個訂單對于LG化學規劃的2024年267億美元鋰電池銷售額來看,貌似只是九牛一毛。
267億美元的電池銷售額 LG化學似乎在異想天開
先從267億美元的電池銷售額來看,寧德時代2019年全部的營業收入也才457.88億元,動力電池系統和鋰電池材料營收占93.67%,電池系統銷售量40.96GWh。
如果2024年電池銷售價格能降到100美元/kWh,LG要達到267億美元的銷售額目標,電池銷量得達到267GWh。但現實是, LG化學2019年全年的出貨量只有12.3GWh,寧德時代的三分之一都沒到,這個銷售額目標略顯浮夸。
不過就LG目前一系列的布局來看,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產能是一定會增長的,因為它一直忙著擴展產能并且尋求與主機廠的合作。
截止到2019年年底, LG化學在中國、韓國、美國、波蘭幾家工廠總產能約為70GWh,另外,LG還與吉利的合資工廠規劃了10GWh的產能,與通用在美國的工廠規劃產能30GWh,基本上2020年年底都能建成投產。
所以2022年之后應該就是LG業績爆發的時間點。但是再怎么爆發,也不可能5年時間翻幾倍,畢竟銷售額主要依據來源于產能。
所以定下這么個銷售目標,LG化學應該自己也清楚實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立這種不切實際的Flag是為了什么?和車企談價格的籌碼還是讓大家看看自己的野心?
LG化學目前的對手貌似也只有松下和寧德時代了,既然有野心應該是要挑戰寧德時代吧。
全球布局的LG化學 VS 縱向挖掘的寧德時代
LG化學和寧德時代目前主要是兩個市場的PK,一個是歐洲市場,一個是中國市場。
歐洲市場上,寧德時代在德國布局了14GWh的產能,預計2022年投產,LFP+CTP電池包今年下半年可應用到荷蘭VDL公司的電動巴士上,寧德時代目前在歐洲市場還處于拓荒的階段。
而LG化學已經在歐洲市場上拓展了捷豹、奧迪、戴姆勒、大眾、保時捷多家客戶,兩者側重點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根據LG化學在波蘭工廠的布局,2020年產能會擴大會擴張到20GWh,但是歐洲市場也暴露了LG化學產能不足的弊端。
此前曝出的戴姆勒和奧迪因為LG化學供應短缺導致減產的問題,今年可能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
奔馳、大眾、保時捷、奧迪、雷諾2020年規劃在歐洲規劃的總產能大約在25.9-35.9萬輛之間,如果按每臺車帶電量60KWh計算的話,大概需要15.54-21.54GWh的產能。
光從數據上來看,LG在歐洲市場的產能還是有一種緊巴巴的感覺。
不過LG化學剛剛從歐洲投資銀行貸款4.8億歐元,歐洲產能的進一步擴張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
中國市場上,雖然LG一季度趕超寧德時代,但是什么原因大家也清楚。加上寧德時代主要業務在中國市場,所以一季度的異常表現不會是常態,4月份與LG拉開的差距已經相當明顯了。
中國市場上,LG化學目前明顯是沒什么優勢的。這也是LG跟寧德時代最大的不同。
LG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在供應的車型主要有Model3、雷諾的風諾E300和奧迪A6L其實主要靠,一款沒什么量,一款是油電混合的車,走量的就是Model 3了。
與特斯拉的合作,寧德時代2020年7月也要開始供貨了,有效期兩年,消息人士透露將裝載到低配版Model 3上,15萬輛的年產量有寧德時代的一部分。
所以Model 3這個車型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還有把一部分增量。加上截至2019年年底,寧德時代產能達53Gwh,境內市場收入占比95.63%,加上寧德時代在中國市場新規劃的產能,明顯是LG南京工廠和吉利合資工廠比不了的。
寧德時代的主戰場在中國,LG化學在產能布局上其實也比較偏向于中國市場的,但是北美和歐洲市場也在拓展階段,這次合作現代起亞,版圖上又添了一筆,橫向來看LG化學幾個市場同時進行,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但同樣,也意味著機會更多。
不過,LG化學浮夸的業績目標和分散的市場拓展方式,與寧德時代專一縱向的打法相比,顯得有一絲不穩重。
來源: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17606
以上內容轉載自NE時代,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