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超450萬輛 占全球50%以上
7月23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自2009年開展“十城千輛”示范推廣試點以來,經過各方面多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成為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力量。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了450萬輛,占全球的50%以上。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國標委發布車輛檢測新標準 對三個項目提出設備要求
新標準規定了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的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檢驗要求,以及檢驗結果判定、處置與資料存檔,適用于具備檢驗檢測資質的機構對機動車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同時也適用于從事進口機動車檢驗檢測的機構對入境機動車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同時,經批準進行實際道路實驗的機動車和臨時入境的機動車,也可參照該標準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拖拉機運輸機組等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的安全技術檢驗,則不適用此標準。
來源:第一電動網
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要來了!國標委發布4項國家標準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4項國家標準,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此次發布的4項國家標準,包括《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4部分: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GB/T 38775.4)。
來源:21缸汽車
4、國家電網:上半年建成投運充電樁3083個,充電量同比增長6.4%
根據最新統計,6月份,國家電網公司智慧車聯網平臺新增接入充電樁 15.98萬個、新增注冊用戶 37.71萬人;充電量 1.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24.59%。上半年,公司建成投運充電樁 3083個,新能源汽車充電量 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6.4%。截至6月底,智慧車聯網平臺已累計接入充電樁65.85萬個,公司今年計劃新增的7.8萬個充電樁已全部立項。
來源:國家電網
7月23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汽車第二季度營收為60.36億美元,遠超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53.65億美元。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凈利潤為1.04億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調整后凈利潤高達4.51億美元,是第一季度的2倍。值得關注的是,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中說道,“現在困擾我們的是,特斯拉的售價還不夠親民,需要繼續降價。我們認為,特斯拉只需要微薄的利潤,讓銷量增長最大化,讓車輛的售價更低。”此外,他還表示,本地采購零部件可對在上海工廠生產的車輛成本帶來很大改善。目前,本地采購比例約為40%,到年底應該可達80%甚至更高。
來源:第一電動網
6、哪吒汽車開啟30億C輪融資/計劃研發新轎跑
在2020成都車展前夕,哪吒汽車宣布開啟C輪融資,目標是融資30億元。同時,哪吒汽車計劃于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車型研發方面,哪吒汽車計劃研發一款新車型。從目前我們獲得的圖片來看,該款車型將命名為“Eureka 03”,該款車型是哪吒汽車秉持“自·信·在”設計哲學開發的第三款概念車,定位于純電動豪華四門轎跑車型。
來源:第一電動網
7、吉利入主華菱星馬擬4.35億拿下15.24%股權
歷時近3個月,華菱星馬(600375)重組事項將落定,吉利將以4.35億元拿下華菱星馬控股權。7月22日晚間,華菱星馬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與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完成后,吉利商用車集團將持有公司15.24%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
來源:證券時報
8、寶馬慕尼黑工廠停工 為純電動車型寶馬i4生產做準備
寶馬官方宣布,寶馬慕尼黑工廠將于7月23日晚班結束后停工至9月7日早班開始前。本次工廠停工將進行改造升級,為明年寶馬i4以及其他車型的生產做準備。
來源:蓋世汽車
9、大眾產能的2倍多 特斯拉德國工廠最高年產200萬輛 或明年投產
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德國媒體最近的一篇報道,特斯拉及其在歐洲汽車制造目標的前景令人出乎意料的樂觀。據熟悉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計劃的消息人士稱,柏林超級工廠每年的產量最高可達到200萬輛。
來源:騰訊汽車
10、奔馳成立新部門 名為梅賽德斯-奔馳驅動系統
據外媒報道,憑借著各種極具吸引力的高端車型,梅賽德斯-奔馳一直是創新的代表,特別是在驅動系統領域。研發、生產此類驅動系統是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在向二氧化碳中和移動出行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該公司正在采取另一項重要步驟,即以系統性方式,讓其驅動系統部門面向未來。為此,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將整個集團所有的驅動系統技術整合至公司的新部門——梅賽德斯-奔馳驅動系統(Mercedes-Benz Drive Systems)。
來源:蓋世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091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