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一切”的特斯拉,為何會將Model3內飾設計的如此簡單?
在跟特斯拉人員深度溝通后,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Model3極簡內飾的背后,是絕不簡單的底層邏輯。
從設計上能看出,Model3的中控臺摒棄了一切燃油車內飾既定的布局形式和繁雜設計,這是由于其采用更先進的交互技術,從而定義全新的汽車內飾形式。而背后的設計之源,是馬斯克一直推崇的“第一性原理”。
所謂“第一性原理”,即看透事物的本質,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組成,從源頭解決問題,而不是按照既定規則或經驗主義解決問題。那么,汽車中控臺最基本的組成是什么?是提供駕駛信息和車輛控制,只要解決這些問題,那么一切設計和布局都能顛覆,這就是Model3內飾設計的“指導思想”。
從信息層面分析,在機械汽車時代,簡單的儀表盤只提供最基礎的駕駛信息;在功能汽車時代,越來越多的功能對應越來越多的按鍵,形成信息堆砌,設計也因此固化、千篇一律。而Model3這臺智能汽車,將駕駛信息和車輛控制,集成在一塊15英寸觸摸屏中,這塊屏幕只提供最精準的信息,越重要的信息越反映在優先的位置,燃油車“固有”的儀表盤反而是可有可無的累贅。
因此這塊屏幕就格外重要。為了能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觸控體驗、更高的分辨率和視覺效果,特斯拉為這塊屏幕投入了很大成本。例如使用壽命上,常規電腦顯示器為3-5年,而Model3這塊屏的使用壽命一般可達到15年,且工作溫度為-30℃~70℃,搭載特斯拉自研的車機系統,帶來和ipad一樣“絲滑”的操控體驗。
不過消費者最大的顧慮,還是需要頻繁低頭,可能影響駕駛。這其實是習慣問題,而非設計問題,這就涉及到更專業的HMI人機交互系統了。為了更好的呈現駕駛信息、方便駕駛者控制車輛,Model3遵循了以下三條HMI開發原則:
以駕駛員行車視野為優先考慮的安全性原則:內飾設計不能分散駕駛員注意力,不能干擾駕駛員視線,也不能過度打擾駕駛動作。相比于儀表盤,Model 3中控屏設計可提供清晰、直接、易看的駕駛信息,更能提升駕駛安全;
優先展示與駕駛員安全高關聯信息的信息優先級原則:Model 3的交互設計把15寸屏幕整體分成了三塊區域:行車信息區,內容切換區,快捷菜單區,按照使用頻率,分配菜單優先順序,越與駕駛安全相關的越在簡單直接的位置;行車信息區最關鍵,承載原儀表盤的重要信息,布置在離駕駛員視線最近的左側,呈現包括車速、擋位、車輛狀態、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等關鍵信息,優先級最高;
信息可視化原則:例如空調的溫度、風向設置,采用可視化操作方式,可通過滑動屏幕實時控制出風口,直觀且具有趣味性,有效地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提高產品的使用體驗。
在這三項開發原則的指導下,Model3開創性的取消了儀表臺和幾乎所有的按鍵,顛覆一切傳統內飾設計,營造出更廣闊的視野、更寬大的空間、更好的舒適性,甚至帶來了如同家庭延伸般的車內氛圍,無論功能還是易用性,都是傳統燃油車不能給予的。
而在造型設計層面,Model3很好的在“顛覆”和“親切”中找到了平衡,確保新技術不會讓用戶產生陌生和不安的距離感。細看Model3的極簡內飾,能發現它看上去足夠夢幻,又沒有刻意的過度設計,一切都很自然。
不止汽車,其他行業的設計趨勢,也都朝著簡約而不簡單的方向發展。這些盡可能少的設計,讓產品回歸到最本質的部分,更實用也更易懂。
蘋果的產品也是“第一性原理”的最佳體現,例如iphone取消了大部分功能機的按鍵,面板上只保留一個home鍵。當時的iphone被質疑易碎、不易操作,被認為不切實際。但事實證明,這種以簡勝繁的設計才是手機的未來。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斯拉擁有和蘋果相同的設計理念,被稱為“汽車界蘋果”的特斯拉,也代表著智能汽車的設計形態。
同樣,網站的設計也在化繁為簡,這種極簡的信息呈現方式,很大程度上幫助谷歌戰勝了雅虎。網站設計者也越來越明白,信息展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突出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讓人能一目了然。這也與特斯拉HMI人機交互的信息優先級原則保持一致,再次證明了特斯拉中控屏的精妙之處。
這種Lessismore的設計理念已經遍布我們周圍的生活。在汽車領域,它賦予Model3“永不過時”的浪漫,也被越來越多的傳統燃油車企接受并跟進。
來源:企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153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