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及全球多國快速蔓延擴散,不僅使我國經濟遭遇“灰犀牛”,也使全球經濟遭到沖擊,而因疫情防控而采取的封鎖措施,使得全球經濟活動停擺,正常社會生活受阻。
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近年來持續呈下行態勢,此次疫情更進一步加劇了車市的下滑,并對全產業鏈的正常生產運營產生了較大沖擊。2020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累計產銷分別實現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6.8%和16.9%,同比降幅較一季度大幅收窄。
此次疫情也進一步加速了行業洗牌,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913.9萬輛,同比下降16.5%,降幅略小于行業,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9.1%,比上年同期高0.4%。
自主強勢、合資回暖
8月30日,長安汽車發布2020年半年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327.82億元,同比增長9.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2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22.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17億元,上年同期為-29.12億元,同比減少虧損,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69.13億元,同比增長63.8%。
長安汽車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產品結構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上半年,長安汽車搶灘恢復,實現同比跑贏行業,累計實現銷量83.1萬輛,同比逆市增長1.3%,銷量排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五。其中一季度銷量30.3萬輛,同比降幅小于行業;4月起連續3個月銷量同比正增長,增速遠好于行業;上半年批售逆市實現同比正增長,市占率同比提升1.5%。
長安乘用車品牌逆勢增長,上半年批售30.8萬輛,同比增長1.2%;長安歐尚汽車量價齊升,批售7.2萬輛,同比增長7.7%,平均單價提升超20%。銷量與銷售質量的增長,離不開上市新品的陸續發力, 逸動PLUS預售16天訂單破萬,3月27日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正式上市后,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長安汽車全新高端產品序列“UNI”首款新車UNI-T正式上市,預售32天訂單超1.6萬。
重點產品的表現也可圈可點,CS75系列連續三個月破2萬,逸動PLUS連續三個月破萬。上半年,CS35 PLUS位居自主小型SUV細分市場第一(零售);6月,逸動PLUS批售突破1.6萬輛,零售居中國品牌緊湊型轎車第一。
和2017、2018年相比,長安汽車去年起強勢崛起的核心原因在于新產品周期的到來。也離不開自身產品力的強勢提升,而良好的產品品質來源于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和先進的生產工藝。
在研發方面,長安汽車擁有涵蓋振動噪聲、碰撞安全、制動性能、底盤試驗、驅動系統等16個領域、194個國際先進實驗室,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十一五”至今,已累計投入近1000億元。其全球研發中心總投資43億元,擁有設計、試驗、管理等7大功能,涵蓋仿真分析、噪聲振動、碰撞安全等12大領域。
另外,此前一直不在狀態的合資品牌,也開始發力。在堅定推進長安福特“振興計劃”后,上半年長安福特實現批售9.7萬輛,同比增長29.7%。且新上市福特銳際、林肯冒險家、福特探險者等多款全新車型。其中,林肯冒險家連續數月終端零售銷量超預期。
凈利潤扭虧的因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上半年大幅扭虧與報告期內公司三個主要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密切相關。
據了解,2019年12月3日,長安汽車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四家戰略投資者。增資完成后,長安汽車持有的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權比例由100%下降為48.95%,喪失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控制權,預計對合并報表產生的影響為增加凈利潤21億元,產生的利潤將計入2020年。
2019年12月30日,長安汽車與深圳前海銳致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所持有的長安PSA的50%股權。該交易的轉讓價格為16.3億元,預計對合并報表產生的影響為增加稅前利潤約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本期交易性金融資產從24.19億元,變為41.73億元,本期增加收益17.54億元,也是大幅盈利的重要來源。
主要為來自持股的寧德時代股票的收益,長安汽車持有2299.9575萬股,占寧德時代總股本 1.06%,最初投資成本為10億元。報告期期末,長安汽車所持寧德時代的股票賬面價值為40.102億元,本期增加17.8億元收益。
?
上半年較高的利潤象征著長安汽車業績的大幅回暖,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后長安汽車實則虧損26.17億元,同比增加10.13%,虧損幅度進一步增大。這也意味著,長安汽車的主營業務依然沒有實現實質性好轉。
“過去幾年時間內,長安汽車關停了140萬輛產能,原來長安汽車的車型較小且相對低端?,F在,我們堅持品牌向上,重新對產品和品牌進行定義,真正和公司轉型戰略相結合?!?月25日,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堅定不移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堅決推動高質量發展,立足中國、布局全球,向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邁進。到2025年,實現收入超3000億元,銷量超300萬輛。
有分析師表示,預計乘用車下半年批發、零售銷量增速+4%、+18%,看好自主品牌二次崛起和日系份額擴張的結構性機會。第二季度乘用車銷售恢復情況超出預期,批發已實現轉正,需求企穩的同時,供給側的變化更加劇烈,自主品牌在困境中打磨產品力,以長安、長城、吉利為代表的下一代自主車型,競爭力大幅提升,頭部自主品牌將迎來新一輪上升周期。
文/楊晶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p>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497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