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集團中國區CEO馮思翰在成都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談及增程式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他言辭犀利,用到的詞是:最糟糕、不環保、胡說八道。
恰巧在8月29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成都舉辦的用戶日活動上,怒懟質疑,“一群毫無‘用戶思維’,完全不關心用戶的人,天天在研究技術路線,什么是技術路線?胡說八道!”
你講你的技術路線,我講我的用戶思維,雖然都是車企,相互之間碰撞也難免會出現“雞同鴨講”的尷尬局面。
李想奉為圭臬的“用戶思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在互聯網未普及的時代,傳統車企遵循“產品思維”,按照固有流程設計、制造新車,然后交由經銷商出售,便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在這個閉環中,消費者與車企之間的聯系更是微乎其微。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拉近了車企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作為汽車之家創始人的李想,在創辦理想汽車時,尤其強調“用戶思維”。理想汽車的第一代產品理想ONE,便采用了增程混動技術,號稱“更自由的智能電動車”。
對于一輛需要燒油的新能源汽車而言,很多網友對其吐槽不斷,甚至稱之為“偽電動”。當然也不乏像馮思翰博士這樣對增程式電動汽車技術路線“嗤之以鼻”的業內人士,但這似乎并未影響理想ONE的銷量。
根據理想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8月,理想ONE實現銷量2711輛,環比增長10.9%,今年1-8月累計銷量達到14656輛。相比中國其他造車新勢力,其俘獲用戶的速度僅次于蔚來。 制表人/億歐汽車分析師 賈國琛
01
認知“分裂”的理想ONE
拋開對業內對增程式技術路線的詬病以及網友的吐槽,真實用戶對理想ONE評價卻很高。
制表人/億歐汽車分析師 賈國琛
通過瀏覽理想汽車APP及汽車論壇上理想ONE的車主評價,億歐汽車發現理想ONE的整體評分較高,而且夸獎明顯多于批評。車主談論最多的優點主要集中在理想ONE的空間和外觀上,缺點則比較分散。
正如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到的: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理想ONE也一樣,喜歡它的人大多贊賞它的外觀和空間,而吐槽則千人千面。
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用戶體驗,億歐汽車就理想ONE的對標車型、使用體驗等問題向兩位車主以及一位理想汽車的門店營銷人員進行了訪問。
車主張斌2019年10月便購買了理想ONE。他告訴億歐汽車,這是家里購買的第一輛車,買車之前試駕過福特探險者,但后來覺得理想ONE的整體感覺要更高級一點,同時想支持一下國產品牌。車主王強則是今年1月購買的新車,此前,他試駕過特斯拉Model 3和蔚來ES6,但由于工作需要經常跑長途以及預算原因,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買了理想ONE。
理想汽車的營銷人員周宇表示,目前理想ONE在市場上對標車型應該是蔚來ES8、凱迪拉克XT6以及雷克薩斯RX。而李想在微博對馮思翰的隔空回應中也提到,“和理想ONE尺寸級別最接近的是七座版奧迪Q7 PHEV”。
兩者比較之下,用戶與理想汽車自身對理想ONE的認知是存在差異的。理想汽車用理想ONE對標各路中大型豪華SUV,而用戶的對標點主要集中在價格上。
制表人/億歐汽車分析師 賈國琛
與奧迪Q7 PHEV相比,理想ONE的環保性是否更強我們無從得知,但與其他中大型豪華SUV相比,理想ONE的續航高于純電動汽車、動力操控則優于燃油車,似乎瞬間凸顯了其“性價比”。
億歐汽車認為,豪華車的標準并不是取決于基礎配置的“豪華”,也不是價格的“豪華”,而是品牌經過在用戶心中長時間積淀的“品牌價值豪華”。對于僅僅成立5年的理想汽車而言,距離真正的“豪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沉浸在中大型豪華SUV銷量領先的“大夢”中無法自醒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02
OTA不是產品的“遮羞布”
“整體來說,沒有特別不滿意的地方。”王強告訴億歐汽車。
王強更看中續航和動力。可對比Model 3,理想ONE的推背感有點差距,跟王強之前的Q3比肯定是好了很多。“續航方面,不知道是因為有藏電還是怎么回事,冬季純電也就100公里左右,夏季在150公里左右。”王強對億歐汽車坦承理想ONE的駕乘感受。
他卻對內飾頗有微詞:“能感到它在內飾方面很用功,在追求豪華感,但是細節處理的不是很好,質感有點差。”
除此之外,王強對語音交互功能也不是很滿意,“我覺得語音交互有點配不上這臺車,‘理想同學’有時‘罷工’不能喚醒,有時又像‘神經病’一樣自動喚醒。但這些bug都是軟件上的,并不影響車子使用。”
雖對理想ONE的有一些小意見,但王強整體是認可的。
“前面的四塊大屏充滿科技感,很給力,我最滿意。”曾經是智能汽車OS從業者的張斌對理想ONE的科技感最為得意。
理想ONE時而出現的汽車信號問題,讓張斌頗為頭疼。例如,地下車庫沒信號的時候就無法使用手機控制,但信號問題不是理想能解決的,這是三大運營商基站分布的問題。“我之前就做過智能汽車OS,作為從業者對理想ONE還是非常肯定的。”張斌對理想ONE整體體驗上基本給予了肯定。
理想ONE中控/圖片來源 億歐汽車攝
在理想APP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用戶的反饋。
理想汽車用戶評價/圖片來源 理想汽車APP
周宇向億歐汽車表示:“智能汽車是新事物,它的系統一開始有bug是正常現象,跟你新買個蘋果手機是一樣的,理想汽車會不斷通過OTA解決的。”
上市至今,理想汽車通過OTA向用戶推送最新版本的軟件。今年4月,李想公布了三項針對理想ONE的硬件改進計劃,包括為部分早期交付的車主免費更換座椅、后懸架以及推出價格實惠的固定式腳踏板。
在“萬物皆可OTA”的時代,理想汽車在通過軟件+硬件的改進升級來踐行自己的“用戶思維”。
系統的bug可以升級、內飾的舒適性可以更換提升,但面對頻繁發生的“斷軸”事故,理想汽車的回復均為“事出有因”。
誠然,是否存在設計失誤或用料欠佳的問題我們無從得知,但OTA升級并不能成為產品的“遮羞布”。自我宣稱“奶爸車”的理想ONE,在安全問題的考慮上,怎么要求都不為過。這才是保持并提升用戶滿意度的“良藥”。
03
逃不過的“真香定律”?
迄今為止,中國并未出現一款持續暢銷市場的增程式電動車型。
網友們對理想ONE最大的吐槽也多集中在“東安動力的1.2T三缸發動機的可靠性差”、“增程器噪音大”、“2.3噸的車重油耗高”等問題上,億歐汽車也就此向兩位車主進行了咨詢。
“我對發動機不是很在意,畢竟只相當于是一個電池的‘充電寶’,只要不存在安全問題就行。”張斌對市場上存在的增程式技術爭議并不在意,“我本來也是傾向于購買燃油車,所以理想ONE燒油正合我意,而我的同事購買的是純電動汽車,經常要擔心車子沒電。”
“理想ONE是雙電機四驅動力輸出,對我來說足夠了。”張斌對億歐汽車直言。
“最近一次跑長途800km,全程使用的是燃油優先模式,油耗在10L/100km,動力也不會因為電量降低而變化太大。我之前到過一種極端情況,基本耗盡電和燃油,開始報警了。但這種情況我也不會開的很快,畢竟是‘奶爸車’。”王強對理想ONE的動力、油耗、噪音也都基本滿意,“從安靜的純電轉到增程會有噪音,暫時會不適應,但這噪音比奧迪Q3小多了。“
當然,用戶的購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產品最大的認可。網友們對理想ONE的吐槽,似乎并不是車主真正在意的“毛病”。
理想ONE的駕駛模式/圖片來源 汽車之家
根據汽車之家數據顯示,凱迪拉克XT6的用戶實測油耗平均為9.8L/100km,雷克薩斯RX的工信部綜合油耗為9L/100km,福特探險者的工信部綜合油耗為8.7L/100km,而理想ONE的用戶實測油耗平均為8.5L/100km。理想ONE的純電續航為180km,油箱容積為45L,按照其宣傳的800km的總續航來算,百公里油耗在7.3L左右。
從用戶真實反饋的數據看,理想ONE雖然比官方宣傳的油耗略高,但對比同級別的燃油車,油耗上更勝一籌。
當然,網友對理想ONE的評價更多是一種擔憂,外部的“雜音”在一定程度上會左右部分“搖擺型用戶”,但已經購買的車主并未過多在意這些負面聲音。
或許,誰也逃不過“真香定律”。
04
結語
“用戶思維”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拿手好戲,互聯網出身的李想更是深諳此道。
但正如馮思翰所說,增程式電動與插電混動都是燃油向純電過渡的產品。這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產品思維”向“用戶思維”的妥協。
億歐汽車認為,在當前發展階段,受到充電與電池技術的限制,純電動汽車帶給用戶的“續航焦慮”雖然表面看是反用戶思維的,但正是這些未達到用戶預期的點,在倒逼電池技術進步,推動企業大力開展換電模式、快充建設。因此,這并不能成為增程式電動攻擊純電動的理由。
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多基于用戶思維的產品,也一定會獲得更多支持和口碑相傳,這也會轉變成車企推廣新用戶的巨大動能。
從億歐汽車對理想ONE車主的訪談中,能感受到的是理想汽車確實在踐行“用戶思維”。無論是對車還是對公司,即使存在些許不滿,用戶都給出了足夠的理解。
但僅憑“思維”是遠遠不夠的,理想汽車想要爭取更多搖擺用戶、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技術與口碑雙管齊下才是最關鍵的。
(注釋:文章采訪的車主張斌、王強,營銷人員周宇都是化名)
來源:億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6682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