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沈陽,記者 劉陽)訊,在主要競爭對手相繼完成向中國市場導入旗下主要純電車型后,9月13日,寶馬首款純電動汽車產品——華晨寶馬iX3完成中國首發,并開啟預售。此時,距其在全球市場發布僅僅過去兩個月。
“寶馬集團的新能源策略落地正在全速推進,到2030年,將有700萬輛寶馬集團新能源車行駛在全球各地。”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iX3是我們持續壯大的新能源車陣列的重要產品。”
資料顯示,寶馬動力電池中心開發的最新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將會為寶馬iX3提供210kW的最大功率與400Nm的峰值扭矩。在電池系統方面,將由寶馬全球生產網絡中首個投產第五代動力電池的工廠——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生產,采用811型NCM三元鋰離子電芯,電池包總容量約80kWh,系統能量密度154wh/kg,NEDC 續航里程達520km。
“目前iX3已經開始量產,年底進入市場,年產能規劃為4萬輛。”有華晨寶馬內部人士透露,iX3將會在華晨寶馬沈陽大東工廠生產,并供應除美國市場外的其他地區。
截至2019年底,寶馬集團已累計銷售50萬輛電動車,其中,中國市場累計超過5萬輛。按照規劃,到2023年,寶馬集團新能源產品線計劃拓展至25款,其中一半為純電動車型。
值得留意的是,從2021年起,寶馬開始向增強型智能車輛架構過渡,50%的傳統動力車款不再開發后續換代產品,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電動車型。為了實現當下的收益最大化,與大眾斥巨資研發出柔性電動化平臺MEB不同,早在開發初期寶馬就選擇了多動力系統的集成平臺,即,“一平臺多動力”的產品策略。
“寶馬集團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不同驅動技術的自由。”寶馬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策曾解釋稱,“消費者應該有選擇權,并且能在不做任何其他妥協的前提下選擇電動出行。”
基于此,寶馬將對未來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提供四種不同驅動系統,分別為柴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寶馬iX3就是基于現款汽油車改款而來。
“開發純電平臺意味著要更改驅動方式,調校與標定工作也要從零開始。時間、人力、物力等成本自然驟增。”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成本較低,但退而求次的“油改電”相對技術含量也低,“很多方面無法與MEB、PPE這種純電動平臺的車相比。”
分析師云松令則認為,“來自傳統動力總成的巨大優勢,讓寶馬的決策很難拋棄傳統,全身心站到新能源的隊伍中來。”
實際上,選擇共線生產模式的產品策略,也是寶馬權衡之下的妥協。作為豪華品牌中起步電動化戰略最早的企業,2011年,寶馬推出專注于電動化產品的寶馬i品牌,并在2014年相繼發布了i3和i8兩款車型。然而,巨額的投入并不能帶來預期的收益 ,這也讓寶馬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電動化戰略。
“寶馬iX3承擔的是走量的重任。”上述華晨寶馬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多動力車型出自同平臺就為共線生產實現了可能性,而共線生產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減少寶馬iX3的生產成本,從而進一步下探價格,形成競爭力。
“作為過渡產品,‘油改電’車型將承擔著開拓市場、填補純電車型空缺且為企業緩解雙積分壓力的多重任務。”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用較低的成本搶占市場,并結合多平臺生產和技術成本上的優勢,是寶馬務實的做法。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一平臺多動力’的靈活性是否可以達到預期。”
來源:財聯社記者
作者:劉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6699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記者,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