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領導:
上汽集團數據業務部副總經理、上汽乘用車公司首席數字官(CDO)兼營銷執行總監——張亮
上汽乘用車公司產品規劃部總監——劉景安
上汽乘用車MG品牌營銷部總監——汪洋
記者:從09年開始MG的品牌語是“個性、創造力、氣質”,到2015年的“魅力綻放”,再到2020年提出“科技潮品”,請問MG在未來怎么讓消費者真正了解品牌傳遞的核心含義?
張亮:就在今天上市發布會旁邊,鄧總設計師打響了改革開放的第一槍,這里也是深圳排名第一的網紅咖啡館,最近“潮人開潮車”的吳亦凡在這里做了第三代MG6的活動,今天在這個潮地做小名同學上市發布會,帶來的信心和信息也都是滿滿的。
關于品牌,從4月底以來,我在正式場合和媒體朋友們接觸了三次。第一次,是發布Mission 100全新品牌戰略;第二次,是向大家溝通MG這個年輕化品牌,一直和年輕人走在一起,那么MG面對的是怎樣的年輕人?我講過了年輕人的三個特征“離經有道、玩物立志、推波領潮”;第三次是成都車展,談到MG品牌的標簽是“全球化、數字化和年輕化”,全球化、數字化比較容易理解。全球化方面,MG本身是全球化的標準和全球化的體系。數字化方面,MG是全球首個量產互聯網汽車的國際品牌,而且MG的智能網聯汽車也熱銷全球,接下來數字化智能產品、數字化智能服務體系、新零售體系,這些都會徐徐給大家帶來更多新體驗。今天的場合,再展開談談年輕化。很多媒體朋友總在問,大家都在談年輕化,所有的品牌都在談,MG年輕化的核心標簽、核心印記到底是什么。雖然大家感受得到MG在年輕化上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果,之前已經分享過,剛剛上市的第三代MG6的準車主90后占了80%,說明年輕化浪潮已經席卷到了產品之上。我完整把這個事情稍微詮釋一下,剛剛部分媒體在交流的時候提到品牌的口號是“科技潮品”,這個其實不是品牌的口號,“科技潮品”更多的是和MG接觸多了就會知道MG的產品的感覺。我認為汽車行業沒有簡單的潮品,因為汽車行業是工業行業,不像衣服和鞋子只要夠潮、夠時尚就可以了,重工業產品底子里是強大的科技在支撐,外在的表現形態可以是潮的形態。MG品牌的科技潮品,是“科技向內,潮流向外”的感覺,和用戶的互動和服務是這樣,產品對外傳遞的也是這樣的感覺,內心有一個強大的科技內心,外在有潮流的外衣,引領年輕時尚發展的脈絡。科技潮品和MG的年輕化相輔相成,如果用標簽來概括,有“三個詞、九字真言”比較準確,叫做“新主流、潮鏈路、大擴容”,接下來介紹這九個字怎么來理解。
新主流,要從汽車行業的發展歷史講起,可能過去十年和過去二十年大家談到主流產品,馬上想到了車型大大的,造型比較方正,比較中規中矩的個性,符合絕大多數用戶的產品使用需求,它的產品覆蓋面比較廣,適合于家庭的使用,這些標簽不用我解釋了,大家都是汽車界達人,大家都比較了解。發展到現在,隨著第一次購車的人群逐步覆蓋到城市,甚至覆蓋到農村,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車,90后逐步成為核心消費群體,90后希望更熱情、更有感染力、更有感覺的車,未來的主流正在發生變化。新主流,表達的內涵是車市發展的主流大趨勢。在“新主流”背后有四大層面。第一層是產品的形態是新主流的,產品的形態不再那么方正,像第三代MG6這樣的產品以及大家在網上看到的接下來我們要發布的全新MG5,這些造型表達極具感染力,同時科技感、品質又是非常到位,代表未來新主流的產品形態。第二層是設計語言具有新潮流,這個能比較直觀地看到,現在已經亮相的MG領航和已經上市的第三代MG6的這種感覺,今天這種設計語言配上綠色這種感染力超強的色彩,不是“小眾”的感覺,而是展現了時尚新主流。MG領航的設計解析會近期會召開,會跟大家詮釋MG領航作為MG首款采用第三代家族設計語言的SUV,怎么來表達新主流的設計感覺,因為MG領航的造型發布以后,我們看消費者最多的反饋是這就是“阿斯頓馬丁臉”嗎?我們的網紅設計師看到很不開心,因為這明明是我們自己設計的很有表現力的臉。我說不要不開心,人家看到這張臉馬上聯想到比較貴的跑車,其實是對你的表揚,只是沒有精準地表述出來,我相信媒體會理解。就像MG的設計,不僅僅是對標豪華品牌,而且是在對標頂級的豪華品牌,讓它更有表現力,這樣的設計會在未來成為新主流。第三個層面是智能科技更領先,未來的主流產品,一定要符合更強、更適合時代發展的趨勢,不僅是靠硬件機械,還要有強大的智能科技和強大的機器能力結合。第四個層面是產品品質更全球。我們的產品品質要更符合全球最高標準、更高。如果新主流達到這四個層面,我們和未來的消費者更契合。
潮鏈路,就是MG會用屬于MG的方式和用戶互動,用年輕人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掀起新風潮互動鏈路。比如第三代MG6 PHEV的新零售模式,價格完全統一,線上的互動環節、線上了解產品的環節更強;線下的活動,第三代MG6在7月10日的上市發布會,有《奇葩說》的辯論,“說得比唱得好聽”,接下來MG領航這款全新SUV的發布會,會向大家表達“唱得會更好聽”,用更有表現力的手法;在北京車展潮流轎跑全新MG5也會和大家更有表現力的見面。此外,還有MG Live!。MG Live!是原來在英國一年一度的車主盛會,在聚會上車主們會秀出MG百年歷史上的所有車型、新車型的改裝車。今年因為疫情,歐洲做不了,因此MG Live!這個全球車友盛會搬到中國,向大家呈現屬于MG車主的風潮和表現力,相信潮鏈路會不斷刷新大家的感覺。
大擴容,MG一直是年輕的品牌,過去MG的年輕更多是和運動、極致的運動年輕鏈接在一起,MG的歷史上就是叫買得起的跑車,標簽比較強大,這種標簽有點單車道的意思,我們只有買得起的跑車的這個車道,運動的車道。今天的MG是大擴容,從單車道擴展到四車道,第一個是科技車道,我們更強調年輕人喜歡的科技的部分,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和購車體驗,都會有科技的潮流,跟科技派共鳴起來。第二個,潮流車道,大家都感受到了。第三個,運動車道,第四個,品類車道,接下來我們會推出X-POWER極致性能系列產品,還會推出官改平臺極致改裝的系列產品,這些產品會滿足消費者更多、更強的不同品類的需求。總結下來,大擴容最后產生的結果是什么?一個MG能容得下所有年輕人,這就是大擴容帶來的感受。
九字真言結合起來對年輕化的定義就比較完整,加上剛剛講的全球化和數字化的標簽,就帶來了科技潮品給大家帶來的感覺,科技向內,潮流向外的感覺。把MG品牌不斷發展的內涵第四次跟大家交流,做一個呈現。
記者:這么多年MG品牌在產品力方面做得很用心,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今天主角第三代MG6 PHEV在用心之處這方面有哪些亮點,就是哪些地方體現出用心之處呢?還有一點就是關于綠色動力3.0T這個新概念,在技術層面怎么解決它?
劉景安:綠色動力3.0T,這是我們這次一個新的概念,我覺得這個概念要重點詮釋一下。首先第一個是3.0T,大家馬上會有疑問,一個新能源車為什么會關注3.0T?如果大家關注動力總成的,就會知道一般的豪華車到3.0T就差不多了,如果再關注動力參數,3.0T大多數功率參數是250到300,扭矩是450到500。我們是新能源系統,這套系統的最大馬力305Ps,扭矩是480N·m,可以這樣講,基本上就是一個3.0T的動力輸出,也就是說從動力的角度來講,大家一直講MG6為什么不推一個2.0T的車型,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要用新能源去實現這個動力輸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為什么是3.0T。還有一個是綠色,如果仔細講綠色挺有意思,一般人講運動,其實運動和油耗無法調和,講運動、油耗就要上去,我們加了綠色以后,我剛剛講了,我們的百公里綜合油耗是經過國家工信部認定的1.1L,我們的B工況是3.9升,這套系統除了動力以外,低油耗是很大的亮點,這是基于這一套綠色動力3.0T插混技術,這是獨一無二的。大家知道上汽的EDU,第一代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國家級比較重要的獎,我們這個獎在當年是和高鐵并列的,大家聽了應該知道這個獎的分量。那個獎是頒給EDU第一代,現在進入了第二代。第二代EDU實際上是一套完整的精密系統,它包括20T缸內中置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是上汽最新的一款藍芯動力,它最大的一個好處是低速扭矩和燃油性平衡得特別好,這種動力響應性也會很好。另外它搭載了最新的EDU第二代方案,這個方案最大的特點,原來是1.0T+EDU,現在是1.5T,最大的一個改善就是把核心的整個動力響應提上來了。所以把這兩個東西加在一起,而且還有一個是搭載了電池容量為11.1kW·h的高能量密度電池,一個是穩定性,一個是續航,純電續航70公里。我們統計過,大多數人平時的使用一天70公里是夠的,用純電模式基本上就可以,出去的話,長途駕駛各種路況都可以。談到路況,我們這個系統有一個最強的大腦,因為混動涉及到用油和用電的切換,這中間的混動系統HCU是很關鍵的事情,實際上HCU電機和發動機在一起混動,面臨各種工況和狀況,如果要靠工程師標定是沒法窮盡的。我們是通過AI算法,就是IEM智能能量管理的AI算法可以把各種路況信息、導航信息、車輛能量狀態、發動機的狀態等各種狀態綜合在一起,它是一個算法,可以根據各種狀況,比如跑山路、高速都不一樣,它可以根據狀態實時地讓用電和用油平衡好,也就是說它最大的好處是時時刻刻讓用電和用油保持一個最優化,這是這套系統最核心的東西。所以,可以看到這個系統核心的動力,智能性相當強,這和第一代的駕駛性能相比大家可以體驗一下,說多了沒有用。除了這一套系統,還有L2.5PLUS,因為我個人覺得當前狀態下,一個最優的用戶體驗,就是智能駕駛這一塊,它單車道如何做到極致,讓消費者無論長途駕駛還是擁堵狀態下,能夠把疲勞降下來,這是我們核心的目的,這一套系統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其實是最大范圍內降低消費者駕駛疲勞。以上是第三代MG6 PHEV核心的一些技術亮點,我相信大家可以體驗一下,絕對是在市面上無論是技術含量,還是價格,是很好的選擇。
張亮:剛剛講了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統,我稍微補充一下。如果你們是新能源的PHEV車主,你們開過才有感受,我自己是新能源PHEV的車主,我開完經常有這種困擾,比如說我家到公司路上50公里路,有一半是高速,一半是地面,剛剛開出來滿電滿油,先走高速,肯定是先用電,然后進入市區,大家知道高速用電很不劃算,但是系統以前不知道,在感受上如果按照系統來看,在高速把電耗光,到低速地面上用油,這就有兩個“不劃算”,高速上用電不劃算,低速用油不劃算,如果兩個反一反就是最劃算的。現在我們這套IEM根據你的駕駛習慣和路況會智能化選擇,它知道這一段是高速公路,就搞一點油,油電混合開,到了市區工況以電為主,這樣的結果一個是駕駛的舒適性大大提升、一個是能耗的下降。所以本身3.9L的B工況油耗,是按照國家的混動工況測出來的,實際的城市使用,同樣是3.9L百公里油耗,如果是配了IEM,實際的體驗會更接近3.9L,如果沒有配IEM的,會“距離”遠一點。這只是我舉了一個案例,還有其他的案例,比如腳頭重的,腳頭輕的。腳頭重的,發動機會起來,但是時間長了,它會判斷你的意圖,其實這個腳頭對你來說是一個正常腳頭,那它發動機不一定要起來。我跟朱總講,這個功能就是太高級了,講起來太復雜了,像我們這種學技術的能搞得清楚,消費者自己體驗很難體會,但它背后的技術含量很高。今天的主題是綠色動力3.0T,但是IEM確實比較強,再補充一下。
記者:上周我們在上海拿到了第三代MG6 PHEV這款車型,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把車停在路邊,一個停車收費的大爺看到這個車說,這個車怎么也得20萬元對吧?今天晚上看到這個發布會之后的價格,其實很親民,能不能對這個車型的市場定價做一個解讀呢?
汪洋:7月10日第三代MG6上市以來,擊中了很多年輕消費者的需求,80%的客戶都是來自于90后年輕消費者,實際上他們對MG6汽油車情有獨鐘,紛紛過來下單,20天銷售近9000臺車。我們在論壇上也關注到很多年輕消費者看到1.5T的動力,就想能不能動力再強一點?MG6能不能出一個2.0T的版本?我們想正好這次第三代MG6 PHEV上市,搭載了黃金3.0T的動力,這一款車的動力一定能夠適合年輕人的需求。我們綠色動力3.0T的優勢,特別是它0.2秒跑車級的響應速度,這種超強的推背感,超順滑的換擋感覺,我們想“小名同學”讓更多的年輕消費者能夠體驗到3.0T給大家帶來的快樂,3.0T帶給他們的平順感,所以我們不想把價格定得太高,到手的價格和同配置的汽油車差不多。他們既能夠享受綠色動力3.0T帶來的樂趣,還有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自帶綠牌,不管在限牌城市還是非限牌城市,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到第三代MG6 PHEV先進的科技,這是我們的初衷,所以我們想把價格做得更親民一點。
記者:第三代MG6 PHEV是PHEV市場首款數字化新零售車型,它能帶給消費者具體哪些新零售方面的體驗?
張亮:講新零售之前,我先把之前講的再提煉一下。MG的消費者一直比較年輕,運動始終是MG的基因,年輕人需要2.0T,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三代MG6 PHEV以更強的動力滿足他們的同時,我們覺得價格也要更親民。如果滿足他們動力需求的同時,還用新能源的價格去賣給他們,那消費者可能接受不了。消費者要的新能源車是要燃油車2.0T一樣的強勁動力,同時要接近燃油車2.0T的價格,但是如果給消費者的是3.0T、5.0T的價格,那是TA們接受不了的。所以MG滿足大家比2.0T更強的動力需求,帶來綠色動力3.0T,同時還給到2.0T的價格,這個才能稱上綠色動力3.0T。
可以算一下賬,第三代MG6從13.98萬的價格起售,在新能源市場,這樣超級有競爭力的產品力配合這樣超級有競爭力的價格,構成了“殺手級”的競爭優勢,已經具備了成為爆款、在市場上掀起巨浪的能力,我們還要再助推一下,所以MG帶來行業首個PHEV新零售模式。首先是綠色動力3.0T既打入新能源市場,是新能源市場巨浪級、殺手級產品,同時也打入燃油市場,如果去掉購置稅,這款車跟現在第三代MG6的主銷售車型配置相近且價格相近。第三代MG6售價區間從9.38萬到13.98萬,這款車70%的銷量是在中高配乃至頂配的Trophy系列上,第一主銷的車型是中高配的12.38萬的那款,最頂配的13.98萬也有占據了12%的銷量。現在燃油版和新能源版的兩款車,價格完全銜接起來了。大家可以看到入門版的第三代MG6 PHEV和頂配版的第三代MG6,價格都是13.98萬。不僅是價格銜接在一起,它們的配置也相近,如果去掉購置稅,價差在1.5萬以內,大家感受的就是比2.0T略貴一點的價格表現。
再講新零售帶給消費者的感受。第一個感受,可以線上下單,而且必須線上下單,不想線上下單,銷售顧問會替你線上下單,背后帶來的意義是價格完全統一,上牌服務費、金融服務費等都是完全統一,消費者不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去考慮貨比三家,哪家都是最低價,心思可以省下來。我們還會有線上的孵化中心,這次服務考核管控非常嚴格,所有的400多家網絡都需要對新能源新零售網絡重新進行授權,先是默認他們沒有銷售權,重新進行考核、培訓、上崗、認證才能通過。之前大家已經看到產品力很想要通過授權了,今天看到價格,很多經銷商更加想了,我們明確表示只有考核通過才能入網。那么很多有消費需求的消費者,因為第三代MG6 PHEV價格和同配置燃油車價格相近,所有具有燃油車購買能力的城市,即使是非限牌限購城市,消費者也會有更大動力的需求,第三代MG6 PHEV的銷售渠道怎么覆蓋呢?這就有賴于MG線上孵化中心,所有的用戶購車在MG Live APP上都能了解到完整產品,大家也可以看看,APP通過視頻圖文,通過線上問答,給大家基本的產品需求陳述的很清楚,如果還不夠,線上有1V1視頻服務、1V1連接線上孵化中心的專業工作人員,他可以繞車進行1V1講車、連接互動視頻,把車在線上可以講清楚,如果要試乘試駕,MG可以派送車上門,讓你試乘試駕,讓你體驗更加方便。即使在沒有MG網絡覆蓋的城市,我們也不希望濫竽充數的、服務不到位的銷售網絡進入,而可以在線上孵化中心進行覆蓋,把服務體驗做到成功。有網絡的地方,比如說上海和深圳是PHEV最大的市場,在上海和深圳,也是我們銷售網絡覆蓋最大的地方,我們會提供更強的體驗,也就是上門試駕服務,在經銷商10公里范圍內,線上會根據你家的位置判斷十公里內是否有店,如果有可以選擇上門試乘試駕服務。跟現在的互聯網應用一樣,上門試駕如果體驗不好都可以投訴,我們核實了就有獎勵,我們原來講新零售20個字,即“立體感知、全時在線、上門服務、購車透明、養護透明”,在這里完完整整的落地帶給消費者,這種體驗就是隨時下單、隨心體驗、便捷、舒適、安心。
記者:請問后續MG品牌有哪些新的產品規劃?后面的車型是只有新能源車型會采用新零售模式?還是說所有的車型都會采用新零售模式?
劉景安:今天是第三代MG6 PHEV上市,到年底我們還有兩款重磅車型要上市,我重點講一下MG領航。先來談談SUV市場我們的一些思考。早前,很多車企做SUV,大多數是在老車型、老平臺上做SUV去賣,這都不是真正在做SUV,直到中國有了自主研發的第一代SUV。中國第一代SUV靠什么活下來或者發展起來?總結下來,第一代其實是靠原創力。比如上汽2016年上市的榮威RX5,是全球首款量產的互聯網汽車,開創了互聯網汽車新時代。在做第二代SUV的時候,如果評價后面自主研發出來的產品,到底用什么標準來評價這款產品的好壞?這也是我們做MG領航很重要的一個思考,我們覺得應該叫真功夫,這個真功夫是來自很強的客戶的感知。這幾年自主品牌發展外觀、內飾等相關設計的原創在不斷發展,但是車由內向外的品質感現在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欠缺,特別是核心的三大件。從我們的角度,第一件事情是要把三大件做出品質感來,這是MG領航很重要一個東西,所以我們講一定要有真功夫,MG領航真功夫體現在哪里?第一點,底盤上是下了極大的工夫,大家都知道底盤和三件事情有關,第一,操控,第二,NVH,第三,整體底盤舒適度。從操控的角度來講,大家都知道MG領航一直講全球開發車型,它是歐洲大師級底盤,更多是體現在幾個方面,比如我們前懸、前副車架,采用全框式副車架,有個最大好處,第一就是強度會高,第二操控性會提升,第三NVH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另外,MG一直強調XDS,XDS在這款車上有很強的應用,還有轉向,我們加了EPS PRO,后懸加了多連桿,減震器用的也是世界頂尖的。從內到外的駕駛品質,我們是爭取能夠做到極致,涉及到動態體驗的,大家回頭可以試駕。
大家要知道MG HS其實是一款全球產品,現在基本上在澳洲、英國都在賣。我們這款車是雙五星安全標準,也就是歐洲有五星安全認證,澳洲有五星安全認證,在中國沒有碰,如果在中國碰完了,那就是三個五星。其實大家都知道,安全碰撞在每個地方的地方法規不一樣,對車的要求也不一樣,這對我們的安全的整體策略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被動安全上。在MG 領航上,我們一直在打造真功夫,而且確實是下了真功夫。從主動安全上,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由懂車帝舉辦的真實主動安全測評,在行人的碰撞規避上,其實MG領航以及上一代的產品已經做到前列,這個水平在安全上下了真功夫。另外從科技感還有很多東西,比如說上汽和阿里一直在合作互聯網系統,這一款車會嘗試一個“私人助理”這個概念,要重構人和車的關系,具體的配置就不透露那么多,到時候我們再體驗一下。MG領航從內到外,從外看,大家都知道MG一直堅持燃動設計理念,從前臉上我們增加了更多的攻擊性,就是一定要把攻擊性做出來,從比例上來看,它是一個運動豪華SUV。剛剛亮總也講了,到時候邵總肯定會講它的前臉,從設計角度上講,這叫設計品能,就往這個方向發展,看誰能有更多的創新。邵總團隊在設計上做了很多創新,大家做外觀的評價的時候可以仔細地看看,MG領航整個外觀表現出來濃濃的戰斗氣息,這就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除了造型,年輕人還喜歡跟音樂相關的東西,我們也在加強。我覺得中國很多自主研發的產品,沒有強烈的產品概念或者產品價值,以后一定要把產品價值做到極致,讓消費者覺得買這個東西就是值得的,這就是我們對MG領航很重要的思考。
另外一款車是全新MG5,這個我就不做過多透露了,這個車造型出來就備受關注,后續我們會專門做一些解析,到時候再詳細看。
張亮:在回答您這個關于新零售的問題之前,剛剛景安總講的真功夫,我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我在成都車展專訪的時候,當時有人問到MG過去是一個英國品牌,現在到底是自主品牌,還是國際化品牌?我當時回答說中國人運營的全球化國際品牌。當時有很多挺為我著想的媒體朋友提出建議說不要講中國人運營,就講國際品牌體現高級感,因為價格體系也是和國際品牌聯系在一起的,而且MG本來就是國際品牌。但是,MG確實是中國人在運作,這也是講真心話。
回到剛剛講的主題,我倒不是說MG領航要去打“真功夫”這個牌子,更多的是媒體老師要去思考的,關于汽車行業的發展。在以往的各種場合中,我基本上都會講,希望媒體成為連接消費者和主機廠的紐帶,向消費者表達汽車行業發展應該表達的態度和方向,而不是簡單地發文章。其次是向主機廠傳達消費者的想法,怎樣才能更好地連接消費者。這都是媒體朋友應該思考的。比如說第一代SUV,以榮威RX5為例,核心特點是原創力。第二代是什么呢?難道僅僅是改型就是第二代了?那是狹義的理解。如果能夠稱得上第二代中國汽車的自主SUV,必須是真功夫,才能代表第二代。不知道媒體是否認同,如果大家認同,汽車行業的發展,同樣也需要媒體來號召和推動。其實我是非常建議大家去把優秀的自主車型和合資品牌的車一起開一開,展現一下中國汽車行業的真功夫。同時,也能把消費者的意見反饋給車企,以做出更好的改進。對于自主汽車來說,和當前主流的合資品牌對比,已經有一些相當的優勢了。中國汽車行業第二代SUV發展應該要真功夫,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所以把真功夫再表述一下。
關于新零售是否會向燃油車發展的問題,這看兩個方面。第一要看,用戶到底要不要新零售模式?第二要看,用戶是否適應新零售模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跟大家介紹一下MG的數字化新零售,叫做商務新零售。
MG的新零售是:
爵式五功——精準優質的數字化獲客、透明便捷的數字化體驗、高效實用的數字化培育、與時俱進的數字化渠道、清晰有序的數字化管理;
五D心體驗——立體感知·權威貼心、全時在線·陪伴關心、上門服務·便捷舒心、購車透明·透明放心、養護透明·專業安心;
五不新零售——看車不難懂、買車不套路、養車不操心、服務不掉線、信任不辜負。
我把它總結為“三五新零售”,這里我講解一下,首先,數字化新零售模式開啟以后,我們會看客戶的反饋,以此判斷一下數字化新零售模式。看數字化新零售模式,在燃油車上用戶要不要,我個人感覺用戶是很有需要的。其次,適不適應的問題,我想在短時間內適應的話,有一點吃不準。因為就燃油車而言,大家習慣在4S店里買車,習慣了開一開看一看,習慣了討價還價。所以針對這個情況,我們會不斷地觀測市場,同時數字化新零售模式,在店面的形式上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商超店、體驗店和各種形態的店面,會更多地推出,與消費者見面。
記者:最近我們自主品牌有兩個友商發布了他們各自領域重要的品牌技術,其實品牌技術對我們整個品牌的營銷、對旗下產品的背書會事半功倍。您剛剛講上汽有很多真功夫,那么在這方面的表現是什么樣的?MG年輕化品牌的標簽已經可以說是做得非常成功,但是現在我們在國內市場的銷售規模似乎沒有達到和品牌齊名的狀態,后續我們會用什么樣的市場營銷、產品上的手段來實在提升MG的市場地位?
張亮:第一個是動力總成技術,我們2015年就推出了上汽藍芯,其實在MG6上也發布了,不過講得不是特別多。藍芯正式進入2.0時代,就是從第三代MG6開始,叫上汽藍芯2.0。在第三代MG6專訪的時候跟大家介紹了,這款動力組合是整個上汽集團,而不單單是上汽乘用車的第一次應用,是最高性能、最高功率的1.5T。大家知道渦輪增壓的核心問題不僅僅是功率和扭矩有多大,更多的是低速響應怎么樣,低速渦輪介入時點怎么樣,我們的渦輪在1200轉介入,在1500轉達到最高扭矩,這個其實大家稍微懂點技術的都應該明白。過去我在上汽通用的時候,渦輪達到最高扭矩基本要到2500轉,后來是到2000轉左右。渦輪介入基本上到1500轉就介入了,所以我們的介入是非常早的,也就是說你基本上剛開起來渦輪就在工作,1500轉就是最大的扭矩,所以說絕大多數是工作在最大扭矩,它的這個動力性能毫無疑問是非常強的。第二個,上汽藍芯2.0另外一個核心支撐就是濕式的DCT,濕式的雙離合變速器。這個濕式DCT確實非常強,我跟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DCT基本上走了三代,第一代是最早的干式雙離合變速器,當然干式它的優勢是毫無疑問的,干式的動力銜接比較快,第二個因為中間沒有能耗的損耗,所以它的能耗肯定是非常好的,但是每個技術都有平衡的,它過多的平衡項化合起來,那么它在平順性上、在某些工況下會略微差一點,所以第一代的大眾也好,我們也好,包括通用也好,它的干式基本上在逐步切換到濕式。之后大眾、奔馳也推出了濕式的雙離合,這個濕式雙離合應該說是第二代的,我們應該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三代濕式雙離合變速器,來支撐上汽藍芯2.0技術,怎么講呢?跟大家介紹一下,第二代雙離合變速器,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濕式里面最核心是用油的,這個油起三個作用,一個是傳遞動力,這個大家也比較了解,就是加壓傳遞動力,第二個是用來潤滑,第三個是用來冷卻,所以是起這三個作用。這個你可以拆開看的,不是我自己說的,就是過去的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全部是一腔技術,全部是一個油腔,一個油腔意味著只有一種油,這一種油進行加壓、傳遞能量、進行冷卻、潤滑,這叫單腔技術,這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便宜、節能,另外就是里面的結構的設計相對簡單,因為油腔比較簡單,大家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最大的問題也來了,舉一個例子,你家里炒菜的油和你家里縫紉機的油、潤滑鋁合金門窗的油都是一種油,你覺得這個油你敢吃嗎、敢喝嗎,你覺得這個油的性能會好嗎?這個例子背后的意思就是說,用來加壓的油它的黏度比較高,能夠傳遞動力;用于潤滑的油黏度要求比較低,冷卻的油溫度平衡要大一點,所以三種油有不同的性能要求,當三種油用同一種油、同一個油腔的話,它一定是在動力上很難平衡的。你可以去試,因為三種油同時工作,所以一定會出現工作的頻譜不夠大的問題,比如剛才說的冷卻的油,因為一般肯定加壓最重要,所有的油肯定往加壓需求上靠,那么在冷卻上面,就不合適用于冷卻;再比如說頻繁的上坡或者頻繁下坡的情況下,它會有失效的問題,我說的是激烈駕駛情況下,正常情況是沒有問題的,這是油的頻譜不夠強,不是專用油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我們這次是三腔技術,就是三種油、三個腔,三種不同的油完全分開,結構上非常復雜,里面有很多新的加壓技術,這個是比較牛的,你們感興趣可以去拆一拆、看一看。
所以講這個事情,我跟我們技術部門也共同探討,你看發動機,發動機同樣是四缸發動機,1.5T,它有好有壞,基本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結構方面,比如說三腔肯定比一腔好,這叫結構上,第二個是在技術上,我們有快速加壓技術、高新技術等等,所以說濕式雙離合變速器肯定是頂峰之作、代表之作,而且這兩個組合是非常強的,甚至我也跟很多院士,北理工的專家,也是汽車行業的專家,我們做了一些交流,當然這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我個人感覺三腔濕式雙離合應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AT它的重大缺點太明顯,它的能耗太差,能耗沒有辦法解決。在今天律動未來的時代,如果能耗問題無法解決的話,隨著要求不斷加強,這個肯定會淘汰。第二個干式就不談了,另外呢CVT適用于小扭矩,250以下的小扭矩,中大扭矩就無法覆蓋,所以我覺得像這樣三腔濕式一定是未來的重大發展方向,這就是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另外科技品牌上,我們在去年推出了X智能技術品牌。除此以外,我們這次的智能網聯Venus系統,還有L2.5 PLUS,將來MG會在智能網聯上推出技術品牌的升級,在智能駕駛上,推出智能駕駛技術品牌的升級。所以動力總成技術,還有更新的底盤架構,也會有技術品牌向大家釋放,所以這些東西我們都有。
第二個銷量的問題,我也給一些數據,今天的運動型轎車,今天的緊湊型轎車里面,絕大多數是神車,絕大多數是家轎型神車,用我剛剛的表述是今天的主流,但是我剛剛也講過,我們打的是新主流。在新主流上面,運動型的、偏運動型的轎車在銷量上,我們到這個月為止應該是第二。隨著今年MG領航、全新MG5的豐富,我們Mission100的戰略目標正穩步推進中,隨著后面產品力不斷加強,產品數量不斷加強,配上我們的新零售,配上我們的用戶的體驗,我想大家應該會看到更大的爆發,更大的驚喜。
(圖/文/攝:皆電 )
來源:皆電
作者:宗澤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6762
以上內容轉載自皆電,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