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RCFOX
作者 | 秦章勇
編輯 | 周游
“我們請用戶吐吐槽,讓用戶罵罵我們。”在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兼ARCFOX BU總裁于立國看來,這些做法都不是原來傳統國有企業愿意接受的,但可以“讓我們警醒”。
作為一個脫胎于傳統車企的“新勢力品牌”,ARCFOX稱得上含著“金鑰匙”出生。創建伊始。其便聯合華為、麥格納、戴姆勒等業界頂尖合作伙伴進行技術共享和創新研發。
來源:ARCFOX
9月26日,在北京車展現場,ARCFOX品牌正式發布中文名——極狐,同時旗下首款量產車型ARCFOX αT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25萬-33萬元。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和麥格納斯太爾亞洲區副總裁Klaus Drobnak等人也現身發布會現場,為ARCFOX αT站臺。
“ARCFOX αT將會完爆40萬(元)以內的汽油車。”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在會后接受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續航為653km,百公里加速4.6s,并且有華為5G科技互聯以及α-Pilot智慧駕駛等亮點加持,看上去,ARCFOX αT的確有驕傲的資本。
但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過了野蠻生長的時期,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造車企業,都已經逐漸回歸理性。在特斯拉國產化的攻勢之下,在競爭中倒下的新能源車企不在少數,ARCFOX αT在市場上仍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如何確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成為重中之重。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對此頗為自信:“我們的車首先就是好開,可以提供便捷駕駛。”他表示,ARCFOX今后還要在車內開發洗腳系統、睡眠系統以及看大片的系統。“如果在車里單純就是開車,可能你不是我的用戶,可以去買別的品牌。”
以下是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等媒體和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兼ARCFOX BU總裁于立國以及北汽新能源ARCFOX BU營銷中心總經理俞晨的對話節選(經未來汽車日報整理):
未來汽車日報 攝
Q:ARCFOX αT未來會遇到什么樣的挑戰?應對措施是什么?
劉宇(北汽新能源總經理):最大的挑戰是開電動車的人少。并不是說和(害怕)誰去競爭,而是如何才讓消費者更多地感受電動汽車(的魅力)。開電動車的感受和開汽油車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電動車)在接受新技術的速度上也完爆汽油車。我們很謙虛地說,ARCFOX αT可以完爆40萬以內的汽油車。
于立國(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兼ARCFOX BU總裁):這兩年電動車市場的波動比較大,即使疫情這么嚴重的情況下,高端電動汽車的銷量仍然很好。一方面,確實高端電動汽車技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另一方面,開完電動車基本上很難回到燃油車,尤其是開數字化的電動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感受到它越來越好用。
從長遠看,未來電池的價格還會下降,電動車的成本就會越來越低。但社會能源補給的方式仍然不夠,企業自己還需要補給電池的成本,價格和汽油(車)比還是有點貴。但這些都可以解決,剩下的就靠我們努力了。
Q:ARCFOX和華為合作之后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連慶鋒(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ARCFOX和華為的關系用一句話來總結可能會很合適,那就是“兩個奮斗伙伴,一部世界級好車”。在這么多年的合作關系里,最重要的內容是成立了“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在這項合作中ARCFOX有自己的優勢,華為有他們的優勢。我們知道在國際的競爭格局里,我們應該找什么樣的合作伙伴才能實現什么樣的目標,華為和我們是這么一個關系。
于立國:ARCFOX品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基因,也來自于三個合作方:一是北汽,北汽過去十年深耕新能源汽車發展,擁有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北汽過去這十年給了我們全面電動化的基因。第二個是麥格納的基因,一百多年的歷史,生產了370萬輛豪華車,給了我們豪華品質的基因。第三個就是遇見了華為。
ARCFOX與華為的合作不僅僅是5G,還涉及到通信、自動駕駛、芯片、軟件、云、人工智能、智能座艙、人機交互等合作。華為的賦能給了我們數字定義汽車、追求全球領先水平的自動駕駛能力。
Q:ARCFOX αT相比其他同級別車型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于立國:有那么多企業可以活得好,它為什么可以活得下來?這些企業都有這樣幾個特質:第一,堅持品質優先;第二,一定(經常)分析、永遠否定自己,并追求更新的體制;第三就是要珍惜、用心、跪下來為用戶服務。
來源:ARCFOX
我們安下心來為消費者服務,請用戶來給我們吐吐嘈,聽聽用戶的聲音,罵罵我們,讓我們警醒。我們要理解消費者的抱怨,這些做法都不是原來傳統國有企業愿意接受的。然后快速迭代消費者的抱怨,服務好消費者,這是我們觸達消費者的本質。
Q:ARCFOX是傳統主機廠還是更接近新勢力的品牌?
劉宇:我們認為我們是造車新勢力。現在的造車模式已經改變了以往汽車主機廠的模式,投資建一個新品牌,我們擁有更多可能。雖然不能說去中心化,但至少是圈層化造車。在我們和麥格納的關系中,工廠的一半是它的,技術公司的一半是它的,這個平臺的知識產權一半是它的,我們屬于合資品牌的新生態。
另外一個變革就是ARCFOX品牌負責硬件,華為負責軟件,分工很明確,這是新的一種商業模式。徐直軍董事長能夠來,看的不是這輛車而是新的商業模式。而且一般的造車新勢力也不會選擇世界級的麥格納代工,我覺得我們可以叫造車新勢力2.0。
Q:ARCFOX主要爭取的是傳統的豪華品牌的用戶,還是新勢力的用戶?
劉宇:每個企業造車都有自己的想法,滿足的用戶人群不一樣,我們定義的豪華和傳統的豪華有可能不一樣。主要是車的屬性,我們也想投入很多精力,比如車能玩游戲,但是我們會往后放一放。
每個人都有“病”,而且不好治愈,這個病叫“懶癌”。你能坐著不會站著,你能躺著你不會坐著。所以消費者追求舒適的欲望是從生到死,所有循環里面都有,我們就想做一個“懶癌”治愈的追隨者。
我們的車首先要好開,而且是便捷駕駛,這是我們造車的價值觀。我們看中華為,不是車內鴻蒙系統,是自動駕駛系統。我們還要開發車內的洗腳系統、睡眠系統、看大片系統。而不是在車里我就是要單純看車,(這樣)可能你不是我的用戶,你可以去買別的品牌。
來源:ARCFOX
Q:現在ARCFOX渠道建設情況如何,接下來的產品推出節奏和邏輯結構是什么樣的?
俞晨(北汽新能源ARCFOX BU營銷中心總經理):現在的渠道整體模式上可以稱為復合型渠道模式,直營的渠道形式和分銷的渠道形式都存在于市場里面,各有特點。最后的目的都是殊途同歸,就是要服務好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來滿足用戶。我們會首先聚焦在北京,然后(將)在北京摸索出來的經驗、重要的模式和差異化的特點推廣到全國,達到ARCFOX產品營銷的差異化。
于立國:在產品方面,下一款車我們到年底就具備脫產的條件,是一款5米左右的C級大型轎跑型產品,擁有710公里的續航里程。明年(2021年)11月份,最高等級的自動駕駛產品大約就會批量投放市場,未來每年都有一個產品投放。
劉宇:我們會把消費節奏放得比較慢,因為這個級別的電動車消費者得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而且對產品的認知程度遠高于對技術以及汽油車的認知。在消費者方面,我們要學習一下蔚來,學習如何去為這些消費者做好服務。
品牌不是塑造出來的,塑造什么樣的品牌定位這是個偽命題。品牌是品出來的,沒人開你的車你什么也不是。所以我們要讓消費者去開,去體驗然后給你挑毛病,去吐嘈,我們再去改,然后他再去體驗。
Q:ARCFOX的具體服務模式是怎樣的?中長期的產品規劃是什么?
俞晨: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我們在營銷模式研發的過程中是全開創型的,從品牌到產品是從頭開始研發的一個狀態,我們的營銷模式也是從頭開始學習,模式上最大的差異化就是跟用戶交朋友,體驗最有效的營銷方式。
于立國:過去我們區分車型的細分市場,基本都是看車的大小,一個車的大小有不同發動機的配置。但面向未來,這個細分市場還有一個軟件的維度。比如完全具備更高等級自動駕駛的一類軟件,整個架構會有區別,搭載的芯片的雷達的數量也會有區別。我們目前規劃的兩款車已經做完了,第三款、第四款已經在研發過程中了。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秦章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28345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