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凱捷正式上市。作為全球銀標的首款旗艦車型,新車定位緊湊型MPV,為五菱汽車進入高端化,奠定了扎實的一步。此前像五菱宏光系列一樣,國內車企通過薄利多銷成為一種發展手段,價格僅僅在3-5萬區間,但是較低的利潤不適合企業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形象的固態化導致產品難以突破價格大關,在汽車行業競爭激烈的同時,眾多車企紛紛推出高端車型來確定集團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五菱凱捷采用4+X三排6座布局。搭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CVT無級變速箱/6MT,對比過去1.0l/1.2l/1.5l自吸發動機+單一5檔手動變速箱,無論在操作體驗上還是在產品配置上都有質的飛躍,定位為高品質的家用車。本次共推出四款車型,售價區間8.58-11.68萬元,五菱凱捷是五菱乘用車中指導價格突破10萬的首輛車型。
自主品牌的危機感
作為自主品牌民營企業的代表,比亞迪首先于2012年北京車展上正式首發王朝系列--秦,隨后在2016年年末,吉利的領克、長城的WEY相繼推出走高端話路線以及造車新勢力的理想、小鵬、蔚來等新能源都相繼問世。而作為國企的一汽紅旗、東風嵐圖、北汽ARCFOX、上汽L到2020年才珊珊來遲。
領克和WEY的銷量也證實了消費者的認可,根據銷量數據顯示,WEY品牌9月整體銷量為9037臺;領克9月的銷量為18745臺。任萬付對中車網表示:“目前是自主品牌品牌向上的最好時機,有長城和吉利在前,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知有了很大改觀,國資企業推出的產品從品質上未必會弱于他們,以點帶面實現全面突破,自主品牌真正的繁榮期即將到來“。
國企高端化的改革或許是因為連續兩年持續下跌所導致,2018年,中國汽車結束了長達28年的持續增長,呈現首次下跌,各大細分市場銷量下跌明顯,“金九銀十”的銷量黃金時段離奇消失,自主傳統燃油車受到合資品牌于新勢力的雙重打壓。由此導致人事變動頻繁發生,經銷商陷入集團危機。
2019年的車市,可以說是寒風凜凜,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12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2069.76萬輛,同比下降7.4%。對于華晨、華泰、眾泰、力帆們等眾多未改革的車企,逐步走向淘汰的邊緣。
面對汽車產業變革,每一個車企都在考慮未來存亡的問題,以后的出路到底在哪。
對此,分析師任萬付向中車網表示:品牌向上是自主品牌自誕生之日起就追求的目標,但彼時自主品牌研發能力較弱無法突破桎梏。隨著自主品牌能力和經驗的積累,以長城和吉利為首的民營企業率先實現了突破,國資車企也必須要跟隨。
汽車分析師張翔也表示:雖然民營企業推出高端車型,但這種商業模式,目前來說是沒有盈利的,是靠不斷的融資,來維持企業的運營;但對于國資企業,轉型很難是事實,因為國資企業的特點是員工數量多,負擔大,如果公司長期虧損,股價受影響,導致資金周轉斷裂,現金流斷裂。
但是自主品牌所謂的高端化,從目前來看并非和奔馳、寶馬、奧迪這種一線品牌同臺競技,只是比起現在主流定位有所提升,目標對手則是日系等中低端合資。
高端化“不好走”
目前,自主品牌尤其是價格仍處在市場的底層,而產品方面面臨著競爭慘烈、利潤微薄、品牌影響力不足等諸多因素。其中在轎車領域,紅旗H5與日產天籟、本田雅閣、大眾帕薩特相比,自主品牌的價格僅占合資價格的60%-70%,但配置方面卻遠遠高出合資品牌。
而從未來發展來看。現在自主品牌的優勢在于價格方面,市場景氣之時,合資品牌有足夠影響力,發展尚好,帶來巨大利潤,則無需對自主品牌有所忌憚,但市場出現波動時,合資為求市場地位大幅降價促銷,疫情期間,當屬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在價格戰方面優惠較大,在原有基礎上分別進行購買新車享受3.6萬元和2萬元的補貼,自主品牌只能接受事實,陷入被動,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而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其實是一直在進行的,在2008年,自主品牌華晨中華、奇瑞東方之子、江淮賓悅等曾躋身高端化,但由于根基不穩、品牌影響力以及技術不足等問題,最終不了了之。
要想實現高端化,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分析師張翔表示從目前來說,自主品牌的高端化,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的推出創新的產品,尋找融資的途徑,維持運營。例如特斯拉,2003年成立,201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有17年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推出新的車型、新的電池產品、超級充電樁,超級充電站。為吸引不斷的融資來維持企業的運營,這是自主品牌高端化,值得學習的地方。
目前與合資品牌的最主要的差距還在于自身的產品質量,以產品質量創造影響力,以影響力創造品牌價值。對于更多消費者而言,自主品牌,一直以廉價和質量問題影響著自身形象,而同樣價格的一輛奔馳、寶馬、奧迪遠遠要比自主品牌更有價值。這種品牌溢價是自主品牌在高端化的路上不可或缺的東西。
對此,任萬付對中車網說:“自主品牌高端化面臨的產品品質、品牌影響力等問題都需要時間,只要扎扎實實的做好產品,隨著時間推移,優秀的企業和產品最終會脫穎而出,成為自主品牌的代表。
來源:中車網
作者:顧志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1131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