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還會漲多久?這是近期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常常掛在嘴邊的問題之一。
進入四季度,新能源汽車相關板塊勢如破竹,國內,以寧德時代為首的動力電池龍頭漲了又漲,以比亞迪、長安汽車為代表的整車廠股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海外,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同樣受到熱捧,市值甚至將戴姆勒等老牌車企遠遠甩在了身后。
從今日的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掘金路上,已悄然出現了新的分支。
龍頭跑步入場 電動車行業下一戰略標的已現?
周一(16日),A股智能駕駛板塊開盤拉升,其中華陽集團臨近上午收盤強勢封板,亞太股份、長安汽車午后直線拉至漲停,鴻泉物聯、德賽西威、保隆科技、中科創達、天邁科技、鴻利智匯、啟明信息、中國汽研等同樣漲幅居前,截至當天收盤漲超5%。
消息面上,據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上周日(15日)透露,企業正與華為、寧德時代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其聯合打造的首款產品,即將進入量產階段。與此同時,作為長安汽車全新造車技術的進化載體,方舟架構首度亮相。
另據國內媒體周一當天上午消息稱,多位接近華為高層的知情人士透露,華為消費者BG正在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行整合,總負責人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這意味著,華為汽車業務負責人將由徐直軍向余承東交接。
華為對智能汽車的野心早已不是秘密。此次落子之所以在二級市場砸出了如此大的“水花”,或許與其此次引入的合作方之一寧德時代有關。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在大部分投資者的認知中與汽車電動化深深綁定,此次卻與華為在汽車智能化上展開了合作,難免讓不明真相者疑惑:全球電動化的“革命”尚未成功,寧德時代為何要忙不迭地開始智能化布局?
事實上,細心觀察電動車及其各大環節頭部企業的近年來的發展戰略,很容易發現,無論是諸如寧德時代這樣的動力電池大廠,亦或是如電動車領頭羊特斯拉以及蔚來、理想、小鵬這樣的新能源車新勢力,都早已緩步布局汽車智能化。
從汽車到移動終端 電動車或為智能化最佳載體
2018年,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發表的題為《智能電動汽車的中國機會》的演講中指出,燃油汽車從發出一個指令到機械傳送啟動大概需要400-500毫秒,而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只需要30毫秒。
華西證券9月23日報告認為,新能源汽車以電力驅動的內在特性決定了其電氣化水平整體高于傳統燃油車,動力電池可以直接供電,線束和連接器可以承載的功率更大,車輛上可以布局更多的汽車電子設備,能夠更好的適應車輛智能化、信息網的發展趨勢。
同時,線控技術是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必要技術,而基于新能源專用平臺設計、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底盤經過重新設計,可以更好的適應各線控裝置的布局,同時更高的電氣化水平可 以有效支撐線控底盤系統的正常運行。
此外,根據定義,所謂汽車智能化,就是汽車將從交通工具變為移動空間,在此基礎上建立駕駛智能化,可以提供高速、低速、復雜環境下的自動駕駛,解放消費者時間,建立乘坐空間智能化。
安信證券袁偉6月9日報告認為,類似于功能手機向智能汽車的迭代,汽車也正在由傳統的出行工具向未來的移動終端轉換。在此基礎上,海通證券11月15日報告認為,電動車的架構最能解放車的內部空間,所以是最適合移動生活空間的。
“電動+智能”共同定價 汽車產業鏈有望迎價值重估
華西證券指出,汽車技術的電動化與信息化、智能化趨勢既有各自的獨特內涵,又有緊密的相互聯系。電動車是智能網聯技術的最佳載體,同時高度智能網聯的汽車產品將實現更大程度的節能減排,從而使汽車低碳化技術發揮更大的效用。新能源汽車長期的發展趨勢是與信息化、智能化走向融合,三者將共同推動汽車技術的顛覆性進步。
東吳證券分析師黃細里11月2日報告同樣認為,未來汽車是“電動+智能”共同定價,會成為下一個移動終端,軟件持續收費成為主盈利模式。數據積累構建長期護城河,形成強者恒強的局面。整車股逐漸從周期到成長股估值體系的變化。
黃細里指出,新一輪自主崛起將成為未來3年整車股核心主線。電動智能車帶動自主品牌進一步跨越20萬價格帶,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在當下時點,在電動和智能背景催化下,全面看多汽車板塊,無論是新車向上周期明確的“長 城+比亞迪+長安”,還是底部蓄力的“吉利+廣汽+上汽”。
零部件方面,黃細里認為,“電動-智能”汽車趨勢帶來了中國零部件全球產業地位提升的歷史性機遇,核心看好三大產業鏈,推薦特斯拉產業鏈的拓普集團、英偉達產業鏈德賽西威、華為產業鏈華陽集團+中國汽研。
來源:財聯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2269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