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誕節前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詩句,與老朋友友好分手——我們稱之為開始的通常是結束,而宣告結束通常是開始。
距離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離開歐盟已經過去4年零6個月,英國與歐盟終于敲定了一份貿易協議,為有序脫歐做準備。
在過去幾年里,英國“無協議脫歐”被視為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不確定性之一。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英國已經排除了“硬脫歐”的可能性,這無疑給疫情之下的冬天帶來一絲暖意。
最壞可能性,拜拜!
就英國與歐盟在圣誕節前夕達成的脫歐協議,汽車制造商普遍表示歡迎。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表示,該協議將有助于汽車行業避免因無序脫歐而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此前,ACEA總干事Eric-Mark Huitema直言:“無協議退歐將給歐盟汽車業帶來毀滅性影響。”
2018年以來,多家汽車企業已經收縮在英投資,輕則裁員、減產,重則關閉工廠。日產、豐田和本田也曾警告稱,如果英國脫歐后的貿易壁壘導致英國業務無法盈利,它們將不得不退出英國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汽車制造商在英國的總產量接近該國汽車年產量的一半。
目前來看,英國脫歐協議的落定,結束了在英汽車制造商面臨的最壞可能性。但是如果現在就談利好,恐怕為時尚早。
上述協議所涵蓋的范圍空前廣闊,包含能源、漁業、航空和民用核能合作等不同領域。12月31日之后,協議將允許雙方進行免關稅和免配額的貨物貿易,但占英國經濟80%的服務業的安排沒有包含在內。
盡管現已達成脫歐協議,但是按照歐盟議事程序,該協議需交由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審議。由于歐盟成員利益不一,所以預計“脫歐”貿易協議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獲得批準。針對這一問題,歐盟委員會提議,2021年1月1日至2月28日臨時落實該協議,在保證英國不會“硬脫歐”的前提下,等待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的批準。
換而言之,脫歐協議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約翰遜認為的“解決了數十年來困擾英國政治的一個問題”并不能很快實現,貿易協議帶來的潛在問題依然存在。
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零關稅、零配額”的協議,并非代表貿易零障礙,英國也要承受一定的“脫歐之痛”,部分商品仍可能要征收關稅,包括大部分汽車,因為部分零部件來自英國或歐盟以外地區,超過“原產地規則”要求的比例。
具體來看,若要在英國與歐盟之間實現零關稅貿易,企業需要提供文件,證明其產品的原產地。只有在包含足夠數量的英國或歐盟產的成分/部件時,產品才有資格獲得零關稅待遇。
據《衛報》透露,英方曾嘗試說服歐盟,若來自歐盟的原材料和加工品在英國完成生產,再出口到歐盟市場,應當算作英國產品。因此,根據脫歐協議,如果產品想要避稅,那需要保證60%以上的預成品價值產自英國或者其他歐盟國家。另外,對于與英國和歐盟有貿易協定的國家 ,如日本和土耳其等國,上述協議并未將來自這些國家的零部件歸類為英國產品。
中國汽車市場或將受益
英國是僅次于德國的歐洲第二大汽車市場,也是全球主要汽車市場之一。2019年,英國生產了130萬輛汽車,逾80%用于出口,其中55%出口至歐盟。與此同時,英國也是主要的汽車進口國,去年售出的230萬輛新車中,85%進口自海外。
根據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的數據,正常情況下,每天大約有1100輛歐盟卡車橫渡英吉利海峽,為英國車輛和發動機工廠提供價值約為3400萬英鎊的零部件。
顯然,所有(歐洲)汽車制造商都依賴于“及時而有序”的交付和生產,不能出現任何延誤或障礙。在英國脫歐之后,即使是短暫的海關滯留也會造成大規模的物流問題,打亂生產進程,并產生巨大的成本壓力。
如歐盟委員所述,包括車企在內的不少企業仍會因脫歐付出不小代價。“即使達成協議,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基礎也將在7天內發生根本性變化。貿易不會是無縫連接的。”
不過,在所有技術細節尚未公開之前,還不能對這項協議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只有待細節公開后,才清楚協議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歐盟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鏈。
事實上,在脫歐協議未達成之前,有些車企已采取措施應對英國可能出現的硬脫歐。一些車企計劃轉移汽車生產,而另一些無法轉移的車企開始囤積零部件,提前為打硬仗做準備。
此前,在《金融時報》主辦的未來汽車峰會上,PSA英國總經理Alison Jones就明確表示,不論最終是否達成貿易協定,原產地規則都會影響汽車行業的貿易,因此需要一個合適的協議或者過渡期。今年早些時候,PSA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透露,已凍結對埃爾斯米爾港工廠的投資,將在英國與歐盟貿易協議敲定后重新評估該廠業務。
福特則表示,隨著汽車行業進入新技術轉型階段,英國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將為汽車業提供穩定性。福特歐洲總裁Stuart Rowley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眼下最重要的是,了解原產地規則的具體內容,并在企業適應新的貿易環境時,需要通過最大程度的靈活性盡可能實現平穩過渡。”
SMMT呼吁分階段實施,給企業一定的時間以適應新規。SMMT首席執行官Mike Hawes在聲明中稱:“我們正在等待更過細節公布,其中包括原產地規則的細節和未來的監管合作,以確保這一協議利好所有汽車產品和技術。”
實際上,無論車企/行業組織對脫歐協議持樂觀態度還是謹慎態度,大體可以確定的是,在英國和歐盟聯系緊密、關系復雜的現實背景下,英國脫歐會給整個英國甚至是歐盟的經濟貿易帶來負面影響,英國汽車行業也將面臨巨大變革。而隨著歐盟市場吸引力的下降,在英國車企以及其他汽車相關企業的棋局中,中國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地位。換言之,在全球的激烈競爭之下,中國的汽車市場持有更加開放、共榮的態度,或將最終受益。
文/孫莉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492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