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期開始之前,總有一雙無形手在推動。2020年的故事,逃不脫疫情下的暗流。庚子鼠年的年關在動蕩和不安中度過,一場疫情,讓口罩打敗了豬肉,成為春節里最搶手的年貨。以至于人們半開玩笑,把自己關在家里只為了省口罩。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汽車產業,在車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在時代的虛空中積極應對疫情疊加帶來的挑戰。2020春節假期的一周之后,一批車企迎來“復工潮”,汽車行業正在加速恢復正常運行。
序章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為緩解市場口罩供應緊張的局面,以及應對自家員工的防疫措施,除了造車,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等車企先后也開始跨界造口罩。
從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線,上汽通用五菱僅僅用時3天。比亞迪直接將口罩制造新納入到旗下子公司的經營范圍之中。廣汽集團也與供應商合作,計劃自制口罩生產設備30-50臺,目標產能為180萬只/天。
在車企跨界造口罩的背后,是汽車行業的“大工業”優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2月2日,汽車行業已有86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總額超10億元。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疫情讓汽車終端市場的交易被按下了“暫停鍵”,一線的銷售顧問們開始擔心什么時候能開門迎客。為了應對行業困局,很多汽車品牌和經銷商、汽車電商紛紛轉戰線上,推出VR看車、直播賣車等新服務。
銷售顧問、車企高管、網紅主播等紛紛上陣走進直播間。事實上,直播賣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幾年前就有這一形式出現,但并沒有引起業內重視。
雖然,轉戰線上是車企、經銷商當下的“無奈之舉”,然而疫情為線上賣車提供了契機。喊了多年的“汽車新零售”口號,如今終于有了生動的內容。經銷商也在不斷做出調整,以便更快適應并掌握這個新方式。
那些久經周期波蕩的人,反而因此警覺,適時地抓住商機。最具人間煙火氣的“地攤經濟”像混沌中的一點星火,迅速點燃了所有人的熱情。“地攤經濟”仿似風口,眾多車企“跟風”投入,推出各式各樣的擺攤“創富神器”。
“錯過了口罩、頭盔,擺地攤咱們還能再錯過嗎?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攤位。”就在擺地攤一夜爆紅的同時,五菱、長安這些車企的股票一路上漲,其中港股五菱汽車午后股價迅速拉升,一度大漲超120%。盡管此五菱非彼五菱。
當歡喜交織著沉默,世界已不再溫和,周期的顛簸到來,短期故事的框架開始坍塌。
自4月份以來,一汽夏利、眾泰汽車、力帆汽車陸續被“*ST”(存在退市風險),原因在于債務爆雷。根據法院的裁定,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當潮水退散,裸泳者一一浮出。燒光84億元也造不出量產車的拜騰汽車、被前法務舉報后一路爆雷的賽麟汽車和已無土地廠房等可變賣資產的博郡汽車,造車新勢力只是一個縮影。
當巨大變故襲來,被裹挾在洪流中的參與者們被牽扯其中。昔日“百強經銷商”正通汽車被曝深陷資金鏈困局,旗下多家4S店遭消費者投訴交了車款無法提車;潤東汽車因未能按時償還165.9萬元及利息,有關債權人向法院提交了破產重整申請。
與汽車企業一樣,經銷商集團也在經歷洗牌,經營不善者就會被淘汰。當中國車市告別了高增長時代,從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賣車不再是躺著賺錢的行業,汽車經銷商們未來的路,又該如何走下去?
重啟
世界以痛吻我,我便報之以歌。
繼2019年寶馬增持華晨寶馬后,2020年第二家打破50:50股比限制的合資企業大眾汽車(安徽)呼之而出。與此同時,大眾還宣布將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的股份并成為其最大股東。
江淮汽車仿若迎來“第二春”,受大眾入股的消息刺激,江淮汽車在7個交易日中6次漲停,市值幾乎翻了一倍,這是江淮自上市以來都沒有過的“盛況”。江淮表示,如果大眾的產品組合框架達到預期目標后,相當于再造一個新江淮。
有人說,對于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這不僅僅是大眾的商業決策,也是國企混改開放度的新注腳,甚至也可以將之解讀為中德制造合作的更進一步。
那些比江淮汽車更加精進與實力雄厚的企業,同樣在尋找出口。吉利、長安、長城紛紛發布模塊化新架構,自主品牌開啟了新一輪競爭,在這場競爭中,“平臺化造車成為車企競爭的關鍵點。”
今年以來,長城發布檸檬與坦克平臺、吉利發布SEA浩瀚架構、奔騰發布無限方程FMA架構、長安發布方舟架構、北汽發布IMC智能模塊化架構。這一次架構之爭轟鳴如海潮,海潮聲中,自主品牌拾級而上。
在大洋的另一端,三家自主品牌同樣在紐交所的上空絢爛如煙花。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公司在2020年11月13日這天,股價均創下了歷史新高。三家公司的總市值也超過了1200億美元。距離中概股空頭殺手“香櫞”做空蔚來,僅僅過去了10天。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鑒于三家企業近日沒有發布利好消息,他認為股價上漲應主要是受益市場情緒紅利。間接也受美國非市場因素影響,未來當地政策或偏向于清潔能源,預計將加速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滄桑繁華不過輪轉之間,自主品牌已從狂潮中清醒。從北汽的ARCFOX、廣汽的埃安獨立,東風正式發布嵐圖品牌,到上汽、浦東新區與阿里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再到長安、華為、寧德時代將聯合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傳統自主品牌紛紛推出中高端新能源品牌。
對于自主品牌而言,高端之路雖然艱難,卻也不得不走。隨著車市銷量持續下行,以及豪華、合資品牌下探,自主品牌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自主品牌高端化之路應該盡可能另辟蹊徑,布局主流合資品牌尚未完全發力的市場。
河上沒有橋還可以等待結冰,走過漫長的黑夜就是黎明。11月,五菱 宏光MINI EV單月熱賣28246輛,力壓特斯拉Model 3,成為純電動汽車銷冠,而且創下了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紀錄。
不過五菱宏光MINI EV的熱銷卻引發了一些爭議,很多人認為一款3萬元的低價車,不足以代表中國汽車的水平,更不能成為代表新能源市場的絕對力量,也不能動搖或者影響到特斯拉、大眾等品牌即將切入的新能源市場。
但沒有人可以否認,命運像蛛網樣裂開,大家各有軌跡。東北證券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未來5年5倍,10年10倍的大行業,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6萬億,整體產業鏈市場將超過10萬億。
回首過去,“2020年中國車市呈現‘V型’反轉態勢,2021年的車市將承接2020年的持續回暖趨勢,增長勢頭較強。”乘聯會廠商預測團隊11月初的預測判斷是2021年狹義乘用車批發增速9%,零售增速7%,汽車增速4%。
最近新冠疫情防控提示開始加劇,面對不確定的2021年,有人開始發問:帶著記憶重啟2020年,你支持嗎?或許最好的答案是,帶著2020的經驗,大步邁入2021。
文/楊晶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559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