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全球缺“芯”,戴姆勒、大眾等車企紛紛減產
1月14日,《德國商報》援引戴姆勒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戴姆勒將在第二家工廠削減汽車產量、減少工人工時,這也使該公司成為最新一家因全球半導體短缺而受到影響的汽車制造商。報道稱,戴姆勒將減少德國不萊梅工廠產量,該工廠甚至可能在2月初關閉幾天。戴姆勒并未對此立即置評。
截至日前,除戴姆勒外,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等車企宣布部分工廠暫時停產,大眾、豐田、本田、日產等車企也開啟全球減產計劃。
蓋世點評:芯片的供貨周期一般為8-12個月,當前缺“芯”現狀,往前溯源恰好是疫情期間,按此推算,即便是全球半導體產能在2020年中恢復正常,此類現狀或持續至2021年中,甚至更久。
外媒:蘋果和現代汽車或3月前簽合作協議
據韓國媒體Korea IT News在1月10日報道,現代汽車和蘋果公司計劃在今年3月前就自動駕駛電動車簽署合作協議。
圖片來源:蘋果
Korea IT News最初的報道稱,雙方計劃在起亞汽車美國喬治亞州的工廠生產汽車,或者在美國聯合設立新工廠,工廠年產能為40萬輛,2024年的產量計劃為10萬輛。此外,現代和蘋果將在明年發布蘋果汽車的測試版。但是隨后,Korea IT News對此報道進行了更新,刪除了上述合作細節。
蓋世點評:證實洽談,刪除,透露消息,再刪除,一套操作下,不管雙方是否真的達成合作,但現代汽車的股價卻真實的漲了不少。
吉利、百度宣布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
2021年1月1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成為百度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
早在2019年7月,吉利與百度就展開了緊密合作;(圖片來源:吉利)
此次合作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全球領先純電動架構——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展開。該架構基于全球智能電動汽車前沿科技,突破傳統造車邊界,通過硬件層、系統層、生態層的整合,致力于構建無限互動延展的未來出行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持續優化的個性化服務與不斷成長的移動出行生活。該架構將向戰略合作伙伴開放。
蓋世點評:“戰略合作伙伴”一詞,顯然已經點明,在此次合作關系中,百度才是真正占據主導地位的那一個。
富士康加速進軍汽車業,聯手吉利欲為全球汽車企業代工
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宣布與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董事會由五名董事組成。其中,富士康委派三名董事,吉利控股委派兩名董事,董事長由富士康委派。此外,合資公司將導入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分工模式,幫助客戶企業超越現有汽車產業模式,向創新高效的制造供應鏈體系和商業模式加速轉型。
蓋世點評:從手機代工大佬,進軍汽車領域,富士康、吉利雙雙聯合究竟意欲為誰代工?百度?蘋果?還是都是?
智己汽車“IM智己”品牌,首款量產車將于上海車展開啟預售
1月13日,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于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敦三地同步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全新誕生。
IM智己此次亮相的兩款全新量產定型車;(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品牌發布會現場,智己汽車向全球首度亮相了IM智己品牌的兩款全新量產定型車——智能純電轎車和智能純電SUV。根據規劃,智己汽車的首款量產版車型,將于2021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接受全球預訂,屆時將帶來更多值得期待的產品細節和用戶體驗方案。
蓋世點評:從上汽與阿里巴巴宣布合作造車,到IM智己品牌發布、兩款全新量產定型車發布,再到將于上海車展預售的首款量產車,智己的速度超乎想象。
1月15日,現代汽車集團宣布與廣州市廣州開發區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在廣州市廣州開發區成立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現代集團
由此,現代汽車集團成為首家在華建立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基地的全球汽車廠商,這也是現代汽車集團在全球建立的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現代汽車將以此為起點,借助其在全球氫燃料領域的強大技術優勢和行業領導地位,助力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快速發展。
蓋世點評:按照現代汽車的規劃,2022年將在國內推氫燃料電池中型卡車,隨后逐步推出重型卡車,此次氫燃料電池工廠落地廣州,無疑將加速推動現代汽車進軍中國氫能源市場。
安波福推出下一代ADAS平臺 加速軟件定義汽車開發
據外媒報道,日前,安波福(Aptiv)宣布推出下一代L1至L3 ADAS平臺。
圖片來源:安波福
安波福利用其全棧能力,幫助客戶實現技術目標,并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實現高級安全系統的普及化。安波福第一代自動駕駛衛星計算平臺,集成其衛星架構(Satellite Architecture)和主動安全軟件、感知系統和計算,給行業帶來了顛覆性影響。未來幾年,安波福的Satellite Architecture將被全球多家OEM應用到超過1000萬輛汽車中。
蓋世點評:2021年,是屬于L3級自動駕駛的一年,誰能提供可商用化的更安全、更智能的L3 ADAS平臺,誰便將贏得未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635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